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过去,人民把改进水处理工艺,提高出厂水水质作为解决水质的主要措施,而对管网水质问题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据研究表明,管网对饮用水水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管网可以从管材、停留时间及管网施工、运行维护等方面影响水质。尤其是时下日益推行的优质水管网,在新建小区,普遍采用循环水工艺保持管网水质。但是,用分质管网直接向居民供应优质水在我国如广州等大城市已有应用的先例,这表明,优质水供水管网将会成为今后饮用水发展的趋势之一。
该文通过实验研究优质水管网中余氯随时间衰减的动力学模型,并利用管网节点余氯水平与平均停留时间的关系,预测管网水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优质水管网设计的新思路。通过方案比较,采用新的优质水设计思路可以缩短管网始末两端节点的平均停留时间,并使管网各节点的平均停留时间得到均化,进而有效改善水质。以余氯作为判断管网水质的重要因素,提出当优质水管网平均停留时间超过8.40小时,优质水管网水中余氯水平将产生不良口感问题。这一参数不仅是优质水管网设计的重要参数,而且也是判断管网是否进行二次加氯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