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城市热岛与高温热浪日变化特征及人口暴露度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shentai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热岛与高温热浪作为典型的城市化特征灾害,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命健康,探究其精细时空变化特性对城市和城市居民应对热风险带来的危害有着重要意义。国产FY-2F地表温度产品因具备较高的时间分辨率特性对精细化研究城市热环境起着积极作用,但该产品通常存在一定的数据缺失问题,因此对其产品缺失值进行填补或者地表温度重建以此获得满足研究城市热环境日内变化特征的数据产品显得十分必要。与此同时,城市居民作为城市运作的主要承载体,城市热环境的时空变化必然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目前针对这种热环境影响下的城市居民动态研究尚少。如何揭示城市居民在城市热岛与高温热浪中的动态暴露程度大小,对城市及城市居民应对热环境风险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以深圳市2018年7月26日至2018年8月1日为一个时间周期,首先结合INA08地表温度日变化模型和普通克里金插值重建FY-2F地表温度及气温数据,得到逐时地表温度和高温热浪逐时变化特征;然后基于重建后的FY-2F地表温度数据产品,结合MCD12Q1地表覆盖类型数据分析了深圳市城市热岛逐时变化特征,同时利用相关性分析与对比分析探讨了城市热岛和高温热浪的作用关系;最后利用手机定位数据和统计人口、城市POI数据基于人口加权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研究了城市热岛和高温热浪影响下的逐时动态人口暴露度特征,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基于INA08地表温度日变化模型和普通克里金插值重建的FY-2F地表温度,重建结果精度较高,超过90%的重建结果平均绝对误差(MAE)介于0~1.00,约92%的均方根误差(RMSE)介于0~1.00。此外基于普通克里金插值得到的逐时气温结果精度较高,平均绝对误差(MAE)介于0~0.50之间波动,均方根误差(RMSE)则均低于0.70。(2)深圳市城市热岛整体表现出从聚集状态向离散状态再过渡至聚集变化的趋势,且分布区域主要呈现“中部集中且强、西部高于东部”、热岛面积平均占比表现出夜间(64.56%)与白天(64.80%)基本持平、夜间极弱热岛面积比(36.70%)强于白天(35.11%)、白天弱热岛面积比(27.65%)高于夜间(26.58%)、夜间强热岛面积比(1.27%)低于白天(1.97%)、极强热岛微弱的特点;以高温热浪发生与否为区分,高温热浪期间,单日热岛面积比峰值出现在下午17:00~18:00,最低值出现在上午04:00~06:00,非高温热浪期间逐时城市热岛则未表现出明显的“峰值”与“谷值”。(3)深圳市高温区(大于308.15 K)与潜在高温区(307.15~308.15K)整体呈现西部高于东部、南部低于北部的特征,且单日潜在高温与高温以中午12:00开始迅速升高为主,下午13:00~17:00期间达到峰值,18:00开始回落至非(潜在)高温水平(低于307.15K)。(4)高温热浪对城市热岛的影响总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且夜间增强高于白天;但对不同热岛强度等级即表现出明显的协同作用,也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这种作用普遍存在“昼夜差异”的特征。(5)逐时人口空间分布趋于相对稳定态势,高于6521人/km~2的区域整体趋势表现为以福田区华强北街道为原点,沿龙岗区西部至龙华和光明区中部经宝安区、南山区、罗湖区沿海区域的带状分布。受热浪环境影响,深圳市逐日、夜间以及白天平均热岛人口暴露比约为69%,逐时平均热岛人口暴露比介于60.62%~79.18%;非热浪期间,逐日、夜间以及白天平均热岛人口暴露比约为73.53%,逐时暴露比则在58.61%~79.31%区间波动,且高暴露度主要集中于城市建成区。此次高温热浪,单日潜在高温暴露人口与高温暴露人口主要集中在光明区、宝安区以及龙岗区北部。持续性且大面积覆盖的高人口暴露度(大于等于6521人/Km~2·h)主要集中于7月29日与7月30日2天,特别地,7月30日13:00开始至17:00,人口暴露度百分比均高于95%,且14:00至16:00期间人口暴露度百分比均高于99%且集中分布于除盐田区之外的9个行政区。(6)深圳市龙岗区、宝安区、南山区、罗湖区等区域作为热危害高人口暴露区,患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口存在较高的热危害胁迫风险;同类兴趣点在不同时刻、不同类兴趣点在相同时刻对人群减少热浪暴露的移动交互行为具有明显的时空驱动机制差异及选择偏好特征,客观反映了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对居民应对城市灾害适应性有较大影响。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凸显,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的力量外流、现有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等原因已经成为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大阻碍。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研究高职院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财政机制,探讨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中资金的投入、运行机制、调整机制所面临的困境,有针对性的破解问题并提供了浅薄的建议。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查阅的方法了解了国内外专家
2017年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世界化步伐,国内外金融环境更加复杂,我国商业银行要抓住发展的机遇,但要注意潜在的风险。十九大开启了我国金融改革的新征
退化图像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图像退化会严重影响图像的质量,一般表现为对比度降低、细节模糊、颜色失真等,不仅会影响视觉上的美观程度,还影响图像中重要信息的采集。因此,本文针对噪声、模糊和雾霾三种退化图像的特征提取和复原算法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改进,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成对旋转不变的共生局部二值模式(PRICo LBP)旋转不变性较差、对光照、噪声较为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增强成对旋转不变的共生自
伴随着2020年的到来,我国将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社会各行各业的供给侧结构改革进入深水区。货运市场的结构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国内外对货运列车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具体,适用于新形式下的货运装备研发也应翻开新的一页。国内货运列车装备研发企业为满足“多式联运”的需求,并在日益增长的白货市场取得竞争优势,研发了关节式公铁两用货车。这是尚未在国内运用的新型列车,处于研发的初级阶段。由于其结构特殊,国内
对人类流动性行为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人群的交互现象、地理空间的结构特性和人类出行的一般规律。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获取城市内人群大规模流动数据成为可能。网约车的轨迹数据作为一种如实反映城市居民流动性行为的时空大数据,为流动性行为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本文借助成都市2016年11月的滴滴出行数据,分别采用复杂网络分析、计量分析等方法实证研究了网约车流动性行为的时空特征、流动性行为的驱动性因素(
我国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理论上主张“天人合一、身心一体”,强调人与自然相辅相成、和谐平衡的相处关系。文化的传承弘扬与新兴战略产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连,可以增强我国未来发展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将中草药文化引入景观规划与设计,既注重“以人为本”的养生理念,满足人的“互动体验”要求,又具有科普娱乐养生休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景观设计,是当前绿色健康产业寻求的重点。在工业厂区如火如荼发展的
滚动轴承是现代各种机械设备中常用的一种标准化零部件。是各种复杂设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轴承的抗冲击能力较差,当轴承在遭遇到外界的冲击载荷时可能会发生损坏,从而导致机械设备故障。因此,有必要对轴承进行故障诊断。然而,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通常需要人工制定一套特征提取规则来获得轴承故障特征,以此来判别轴承是否发生故障,而轴承的多样性和振动信号的复杂性导致故障特征的提取非常困难,极度依赖于研究人员
随着空间信息技术、应用模式、信息内容、分析方法、展现方式等的发展,传统以地图数据为主的地理信息系统已经难以满足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需要,包括图形、图像、文本、视频、音频、轨迹、点云、BIM/CAD等多模态,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矢量与栅格等混合的时空数据可视化分析成为新一代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内容,涉及不同行业领域的不同模态的时空数据和不同分析模型算法,服务类型多样,服务间关联关系复杂且开发环境异构,如
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一直是岩土工程方向的重要研究内容,传统的极限平衡方法需要提前假定滑面形状和条间作用力,极限分析法不能考虑非均质材料与非规则几何形态的边坡。而有限元方法能很好地克服上述限制或假设。以往的有限元分析主要关注边坡发生剪切破坏的情况,常常忽略坡顶张拉应力的影响。实际上,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现场观测都证实了坡顶张拉应力的存在。如果继续采用剪切破坏的假设将不能正确反映边坡的实际破坏模式。另一方
本文主要针对某款试验电动车在tip-in、tip-out等扭矩突变工况下的车辆低频纵向振动现象进行了控制策略的开发,并针对车辆舒适性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主观评价规则。首先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