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胺基乙腈是一种重要的化工染料中间体,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本研究主要针对此废水生物处理前的预处理进行试验研究,其目的是降低废水毒性和有机物浓度,从而提高废水可生化性。论文在全面综述物理和化学预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将铁碳微电解技术与Fenton试剂氧化技术联合用于高浓度难降解化工废水的预处理。试验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铁碳微电解技术、Fenton试剂氧化技术的最佳运行条件及联合工艺对废水处理效果的比较;铁碳微电解-Fenton试剂氧化联合处理苯胺基乙腈的运行条件及试验运行稳定性的研究;最后进行了两种预处理技术的反应动力学研究。根据铁碳微电解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采用铸铁屑和颗粒活性炭作为微电解填料进行研究,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铁碳微电解技术的最佳运行参数为:铁屑投加量为300g/L、Fe/C质量比2/3、反应时间为75min,废水的CODcr和苯胺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根据Fenton试剂高级氧化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因素,将30%H2O2与FeSO4投加到废水中,利用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进行氧化反应,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分析,确定了Fenton试剂氧化技术的最佳运行参数为:30%H2O2投加量15ml/L,FeSO4投加量为200 mg/L,pH值为5,反应75min,废水的CODcr和苯胺去除率分别为20%和40%左右。利用铁碳微电解和Fenton试剂氧化苯胺基乙腈生产废水的最佳试验条件,分别进行两种技术不同联合顺序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处理效果和处理成本两方面比较,从而确定了该联合工艺的先后顺序。试验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Fenton试剂联合氧化苯胺基乙腈生产废水为优选方案,即微电解出水中的Fe2+直接与H2O2进行Fenton氧化反应,在节约药剂成本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预处理效果。铁碳微电解在最佳运行条件下反应,其出水调到pH=4,30%H2O2投加量为15ml/L,在搅拌条件下反应75min,然后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为9,混凝沉淀75min,废水的CODcr和苯胺去除率在65%和80%以上。另外,通过动态的连续性试验得出:苯胺基乙腈生产废水的处理效果随反应器的运行时间延长而降低,动态试验连续运行48h后,微电解反应柱必须更换填料,使得CODcr和苯胺去除率保持在50%和70%以上,出水浓度在20000 mg/L和1500mg/L以下,同时,经处理后的废水可生化性提高到0.30以上。论文最后对两种技术的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初步研究:铁碳微电解技术对有机物的去除是微电解和活性炭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且以微电解为主,同时微电解对活性炭的物理吸附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活性炭吸附对总的去除效果还是有促进作用的。Fenton试剂氧化苯胺基乙腈生产废水的动力学的研究主要以有机物浓度和过氧化氢初始浓度作为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确定了其反应的动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