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叶片激光冲击强化过程建模与残余应力仿真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3456_g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叶片在能量转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航空发动机推重比的迅速增大使得疲劳失效已经成为叶片最主要的失效形式之一。通过对叶片进行激光冲击强化,能够显著地提高其表面硬度、抗疲劳强度等综合机械性能。本文基于模态理论对采用逆向技术建立的叶片模型进行模态分析,研究了叶片激光冲击强化过程中冲击波的传播、波峰压的估算和残余应力形成理论,建立了叶片激光冲击强化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冲击参数和冲击工艺下叶片残余应力场的分布特性,采用正交实验完成了冲击参数的优化。进行了叶片激光冲击强化的实验研究,对比分析了仿真和实验得到的残余应力场,对数值仿真模型进行实验验证。论文主要工作和取得进展如下:   1.在对叶片模态理论推导研究的基础上,对通过逆向工程技术建立的叶片实体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分析得到叶片的前六阶固有频率和相应的振型,确定叶片强化的危险区域,为其激光冲击强化仿真分析中全局阻尼的设置提供依据。   2.通过对激光冲击强化机理的研究,阐述了高压等离子体爆轰波的形成过程,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学者提出的冲击波峰压模型,确定了适用于有限元分析的冲击波峰压计算模型。运用基于Von Mises屈服准则的一维冲击理论模型的分析研究了激光高压脉冲下冲击波在叶片材料内的传播,获得了冲击波峰压的取值范围。   3.对求解冲击动力学问题的LS DYNA显式算法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叶片激光冲击强化的有限元模型,对激光冲击强化过程仿真中的载荷施加、网格划分、阻尼设置等关键问题进行探讨。通过仿真研究了激光功率密度、光斑大小、脉冲宽度、冲击次数等单因素对残余应力场的影响规律,采用正交试验完成了参数的优化,给出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同时分析了不同搭接率和双面同时与非同时冲击强化对残余应力场的影响。   4.采用优化工艺参数进行了激光冲击强化实验,通过X射线衍射法对强化区域残余应力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激光强化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叶片表面的物理机械性能,冲击强化后的叶片表面形成了稳定的残余压应力场,尽管仿真和实验结果在数值上存在差异,但是残余应力曲线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说明仿真所取得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为叶片的激光冲击强化实验研究提供参照和依据。
其他文献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多旋回凹陷,多沉积类型的大克拉通盆地,是我国第二大含油气盆地,以油藏隐蔽、复杂、低渗、低效著称。吴定地区油层非均质性强,盆地内单一油藏的连片性差,可供开
胜利油田罗家一垦西地区发现埋深1700m~2400m的深层稠油,通过对成藏特征和开发方式的研究,认为对于深层低渗砾岩特、超稠油油藏,注蒸汽热采仍是最经济有效的开发方式。为了保证深
油气输送管道一旦发生失效事故,往往对失效地点附近的人员和财产造成重大威胁。失效后果分析是评估各种损失的重要技术,它是通过采用适当的数学、物理模型,定量计算等,预测出事故
轴承钢是钢铁生产中质量要求最严格的特种钢之一,而碳化物是轴承钢性能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早期轴承钢性能分析主要是通过人工目测、手工检测等手段来实现的,这些工作不仅劳
传统机器人因为其结构的刚性,不能很好地满足当今工业生产的要求,而可重构模块化机器人的出现,使得机器人领域的发展有了一个新的方向。   论文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输流管道的振动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如变流速引起的管道振动。管道长期在振动所产生的交变力作用下,会导致疲劳破坏,从而发生管线断裂。实际中输流管道往往处于更复杂的支撑条件
随着钻探技术的不断发展,深井、超深井日益增多,在石油钻井及修井作业中,经常会发生各种形式的卡钻事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检索及相关技术的调研表明:利用测卡、爆炸松扣工艺技术
新第三系和第四系细粉砂油气藏储层,由于储层沉积时间短、欠压实、胶结疏松、成岩性差,储层细粉砂粒径较小,颗粒流动的启动压力和启动流速均很低,出砂是这类油气藏高效开采的主要
目前我国油田所生产的大多数原油特点为高粘易凝原油,原油所采用的输送方式多为加热输送。近年来随着我国大部分油田进入高含水期,低输量运行问题也日显突出,随之产生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