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劲性骨架混凝土拱桥节段施工受力过程分析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82512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劲性骨架拱桥施工全过程受力规律以及承载力,以金阳跨金沙江特大桥为研究对象,利用大型有限元Midas Civil进行桥梁施工过程受力分析。针对劲性骨架拱桥施工的三个主要阶段,即劲性骨架阶段、劲性骨架外包混凝土阶段、成桥阶段,进行受力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劲性骨架安装阶段钢管压应力逐渐增大,内灌混凝土后达到150MPa左右;在外包混凝土施工阶段压应力进一步增大,在第二环混凝土合龙时达到最大值,为300MPa左右;(2)外包混凝土顶板、底板、腹板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只承受压应力,且压应力逐渐增大,完成外包混凝土浇筑阶段顶板压应力达到6MPa左右,底板压应力达到15MPa左右,腹板压应力达到10MPa;(3)钢管骨架在灌注混凝土施工阶段的变形较大,相应对成桥的线形影响较为明显;(4)调整内灌混凝土浇筑顺序不会对结构应力和变形产生很大影响,调整增加纵向外包混凝土施工工作面则会使得应力增大;(5)施工阶段按照应力叠加法进行应力验算,钢管的应力会超过容许应力值甚至屈服,计算各截面承载力,拱脚截面承载力富裕系数2.12,1/4截面承载力富裕系数为1.77,3/8截面承载力富裕系数为1.65,拱顶截面承载力富裕系数为1.34。
其他文献
因为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独特,结构设计难度大以及施工过程的复杂性等特点,使得超高层建筑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施工过程中结构整体刚度、荷载和应力都在不断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建国初期建的很多既有建筑已经进入“中老年期”,我国的基础建设正从大量新建向部分新建部分维修转型。因此,既有建筑设施的维修与加固正蓬勃发展。在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RPC材料具有优良的抗拉、抗压性能及较小的收缩徐变,但RPC需在高温蒸养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其优异性能,所以工程中一般在工厂节段预制后现场拼装采用预应力筋
我国的二、三级双车道公路,通车里程不到公路通车里程总数的30%,发生的交通事故起数及造成的死伤人数却是全国公路的60%以上。改善双车道公路的交通安全水平势在必行,交通安全评价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olymer,FRP)因其轻质高强、便于施工、耐腐蚀等优点而开始受到土木工程领域的日益关注,开始以各类形式应用于工程结构当中。传统的人造
随着我国钢结构住宅产业的不断发展,多高层钢框架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在钢结构设计过程中,工程师们一般都是将梁柱节点设计成所谓的“刚节点”,这种理想化的假设虽然能大大
在隔震技术研究之初,大多数学者以研究滑动、滚动隔震为主。后来,由于夹层橡胶隔震支座技术的引进以及滚动隔震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学者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夹层橡胶隔震支座技术上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解决日趋尖锐的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兴建长距离的大型输水工程。为了保证供水系统的运行安全,防止系统中
堤防是我国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堤防安全涉及的因素众多,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常规的定值安全评价方法,由于没有考虑到设计变量的变异性,安全系数的大小并不能完全确
随着多、高层建筑的增多以及混凝土结构的广泛应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由于具有侧向刚度大、承载力高、耗能能力强等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以及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