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等相继进入国门,参与到国内证券市场的争夺中来。由于国际四大事务所长期在自身的经验积累和成长环境方面,与国内所相比都有着巨大的天然优势,目前四大在国内审计市场上仍占据着半壁江山。为了探究其中的原因机理,本文以专用性投资为切入点,通过将声誉资本量化,采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拥有的声誉资本对上市公司选择素事务所规模和支付审计收费大小的影响。
基于这种思路,本文先对审计和专用性投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并通过将专用性投资和声誉资本量化,计算其转化效率并在四大所和国内所之间进行比较。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章研究重点提出了研究假设,一是关于上市公司客户规模与事务所规模的匹配效应检验,二是事务所声誉资本对上市公司的审计收费的影响关系的探讨。为了探究上述假设,实证部分筛选了上市公司2007到2010年上市公司的4614组财务数据和事务所选择的面板数据,分别以上市公司是否选择了四大所。上市公司审计收费金额为被解释变量,同时以审计客户规模、事务所声誉资本大小等因素为解释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来研究前述假设。最后分析结果表明,客户规模与事务所规模之间的确存在规模匹配效应,而事务所的声誉资本越高,其带来的增值服务效果使得其审计收费也越高,从而为国内事务所的成长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