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中药脱敏组方对Ⅰ型变态反应的影响,探讨其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机制,为脱敏组方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脱敏组方对组胺兴奋离体回肠的影响。实验分四组:①组胺兴奋离体回肠组:描计正常肠肌运动后,加入组胺溶液,使槽内组胺浓度达0.01μg/ml,稳定后,描计2min运动曲线。②脱敏组方低剂量组③脱敏组方高剂量组④氯雷他定组。后三组在描记组胺兴奋回肠运动曲线2min后,分别加入1.4g/ml,2.8g/ml脱敏组方及0.5 mg/ml氯雷他定各0.1ml,分别描计稳定后的运动曲线。根据加入不同药物后描计的回肠收缩幅度的大小,评价脱敏组方对组胺兴奋离体回肠的影响。然后进行H—E染色,从形态学方面观察脱敏组方对Ⅰ型变态反应的影响。2.脱敏组方对Compound48/80兴奋离体回肠的影响。实验分四组:①Compound48/80兴奋离体回肠组:描计正常肠肌运动后,加入4.5 mg/ml的Compound48/80 0.1ml,稳定后,描计2min运动曲线。②脱敏组方低剂量组③脱敏组方高剂量组④酮替芬组。后三组在描记Compound48/80兴奋回肠运动曲线2min后,分别加入1.4g/ml,2.8g/ml脱敏组方及0.3mg/ml酮替芬各0.1ml,分别描计稳定后的运动曲线。根据加入不同药物后描计的回肠收缩幅度的大小,评价脱敏组方对Compound48/80兴奋离体回肠的影响。然后进行H—E染色,从形态学方面观察脱敏组方对Ⅰ型变态反应的影响。结果脱敏组方1.4g/ml、2.8g/ml均可抑制组胺引起的豚鼠回肠的兴奋性收缩(t=2.194、3.325,P<0.05)及Compound48/80引起的豚鼠回肠的兴奋性收缩(t=2.314、3.455,P<0.05)。光镜下观察:用药后肥大细胞形态规则、脱颗粒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中药脱敏组方具有较好的抗Ⅰ型变态反应作用,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组胺、5-HT等炎症介质的释放及竞争性结合H1受体等是脱敏组方发挥抗Ⅰ型变态反应的主要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