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座式单轨列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如何是车辆设计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开展跨座式单轨车辆外流场模拟研究,并实现流程自动化是本论文的重要研究目标。本文以列车空气动力学和计算流体力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基于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跨座式单轨列车头车模型尺寸建立CAD简化模型,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详细地分析了跨座式单轨车辆的外流场特性,研究不同的几何形状部位对整个外流场特性的影响程度。并基于各个细部对整个外流场的贡献,提出四个影响其空气动力学特性的主要形状参数:头部、尾部、裙板、转向架(包含轮胎)。通过改变这些参数,进一步分析其空气动力学性能。由于跨座式单轨车辆自身的结构特点,其外流场模拟的流程相对比较复杂,尤其体现在不同参数模型间进行优化设计、比较论证中,重复的操作工作耗用大量的时间。鉴于此,本文又基于STAR-CCM+的二次开发平台Java API制定一个客户化操作界面即跨座式单轨车辆外流场仿真流程自动化功能界面,减少由软件本身操作所投入的时间,大大提高仿真模拟效率。仿真结果定性和定量地模拟了跨座式单轨车头车外流场特性及各块形状参数对其的影响,提出了相应改型建议,为即将进行的风洞实体实验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