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科书是体育教学中客观存在而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国家体育教育的思想,承载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教师顺利实施教学的工具,是学生学习的权威资料。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与深化,人们更加关注教科书编写质量对体育教学水平的影响,对教科书内容的编选、结构设计、图片的插入、语言的描述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现有基础上更进一步的提高教科书编写质量,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科书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认识教科书编写的特色、发现存在的问题,了解师生对教科书的客观评价,对进一步提升教科书编写质量,突出地域特色,提高使用效果,进而推进上海市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上海市杨浦区的同济初级中学、三门中学,宝山区的求真中学、上虹实验中学,闵行区的七宝实验中学、宝山实验中学,虹口区的虹口初级中学、复兴中学8所初中的体育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上海市初中《体育与健身》教科书的使用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教科书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但教科书中也存在一些健身性不明显,不符合体育课程学科性的运动项目,对健身理论知识的介绍较为缺乏。2.教师对教科书的使用率较高,但学生对教科书的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学生对教科书重要性的认知存在较大偏差。学业的压力是影响学生使用教科书的首要原因。3.知识与技能模块促进了师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但对部分动作方法与主要知识点的描述缺乏完整性与准确性,学与练模块指导了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但其中的学练方法缺乏丰富性与多样性。4.教科书内容较好的培养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但由于部分内容过于陈旧和内容难度超过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而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5.各个模块在教学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模块是自测自评和学与练模块,对思考与探索模块的使用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