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线路保护是通过分段式保护的动作时限和动作定值的相互配合来实现某个区域的保护。但是,随着电网容量的持续增长、网络拓扑结构的日趋复杂,给保护装置动作值、动作时限的整定和潮流的计算造成了很大困难。并且,传统保护动作判据基本是依靠当地信息量,几乎不考虑整个网络的运行状态,这样当某一个点发生故障时,信息量的独立性和时间阶梯的复杂性,很容易造成保护装置动作落后于故障的破坏,以及正常运行线路的误动,从而酿成大范围的停电事故。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将原来相对独立的电力网络信息综合起来,经过计算分析去评估一个电力网络的状态成为可能,基于这个思想我们提出了广域网保护这个概念,与传统线路保护不同,它通过对广域范围内的故障信息及开关位置信息的采集和综合分析,当故障发生时,在够快速地判断故障区域和切除故障的同时,还能够对整个网络的状态和潮流趋势做出重新的估算,保护正常运行线路不受干扰,从而保证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论文首先介绍了广域保护提出的背景及其研究现状,论述了广域保护的定义、结构组成、功能和通信网的介质以及通信模式,在分析了传统保护的局限性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广域保护作为后备保护所具有的巨大优势,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广域网线路后备保护方案,并给出了该方案的研究背景、意义、原理及实现条件。利用软件OPNET对所设计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比较了不同情况下端对端延时、丢包率和通信链路的吞吐量,结果表明文中建立的通信系统能够满足广域保护的要求,使用基于MPLS的IP over SDH通信模式能够在实现电力数据传输实时性的同时,保证数据有可靠性。伴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现有技术的不断完善,我们相信广域保护系统将在以后的继电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