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部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吃、穿、住的问题基本解决之后,我国农村特别是北方农村居民对其冬季供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满足这一日益增长的需求,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国家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北方农村居民对冬季供暖的需求是刚性的,在国家对其做出统一的规划和安排之前,北方农村居民早已采用了各种可能的手段和方式来进行冬季供暖。农村居民各自为战,普遍地使用散煤、薪柴及其他便捷能源自行解决其冬季供暖问题。随着农村供暖用户的不断增加,散煤消耗量不断攀升,由此带来了能源效率低下﹑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近年来,国家为了实施能源的清洁化改造,开始在北方农村中禁止采用散煤燃烧来进行冬季供暖,大力推行“煤改气”、“煤改电”工程用于冬季农村民用供暖。从几年试行的实践来看,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一方面在广大北方农村大力推行“煤改气”、“煤改电”工程用于冬季农村民用供暖不仅存在用能不合理的问题,而且也加剧了全国的用电和用气的紧张局面。另一方面,在农村大量存在着可用于冬季供暖的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这些资源不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且造成了农村难以克服的环境污染问题。针对目前农村对其大量存在的生物质资源(主要包括村中农作物秸秆、粪污等有机废弃物)的能源化循环利用方面的不足,论述了在北方农村中充分利用其生物质资源,建立村级基于生物质的集中式能源站,并对村中农户实施集中供暖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操作性加以论述。就目前农村能源使用的种类和方式及对生物质资源处理的现状进行了汇总性介绍,尤其是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示例论证,指出了其改进的方向。指出在乡村振兴和美丽农村建设中,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大力对其生物质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这样既可以减轻常规能源需求的压力,也可以同时解决由于对生物质资源处理不当而造成的农村的环境负担。本研究主要针对我国北方15个省市的典型农村地区的人口、村庄、住宅以及生物质的存在量等状况进行了统计汇总,对北方农村居民冬季供暖热负荷及能源消耗量、生物质资源的能源匹配性以及生物质资源能源化的具体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我国北方农村的基于生物质能村级集中供暖模式,并建立了一套在具体村庄中实施基于生物质能村级集中供暖项目建设时的规划﹑论证及设计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