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业的供应链优势与战略选择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cwi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20世纪零售业逐步赶超制造业成为市场亮点,21世纪将是零售业、制造业和各种形态服务业的大竞合,竞合的平台是供应链。企业不再是一对一的竞争,而是一条链对另一条链的竞争,竞争优势来自其供应链的灵敏度和有效性。供应链是企业的一项极具价值的资产,管理得恰当,可以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具有战略远见的企业,如戴尔、沃尔玛等,正在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进行战略选择来提升它们的竞争优势,利用供应链重写各自行业的竞争规则,迫使后来者亦步亦趋。沃尔玛和戴尔都将供应链视为一种重要的战略竞争武器,他们不断寻求实现增值和提高绩效的新方法,通过不断提升其供应链价值而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领先。企业今天的竞争优势就是明天其他公司进入的壁垒。 在21世纪的中国零售商业领域,外资零售企业无论在经营理念、经营技术、经营规模、管理模式、营销手段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构成对我国零售商业的全面挑战。先进的技术、国际化的采购系统、客户管理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等超前的管理、特别是外资零售企业的优异的供应链管理构成了他们独特的竞争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行业的发展规模和经营水平。 本文旨在通过对零售商业竞争优势的形成,特别是供应链方面优势的形成以及取得的途径进行研究,然后结合我国零售企业的特点,给出发展的建议。第一章简要说明了研究背景及框架等,并对供应链管理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第二章主要以沃尔玛为例,利用沃尔玛与其供应商在供应链方面的合作的实证,描述了外资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战略,并利用价值链等理论工具,分析了供应链管理的运行机制,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论述了其战略的选择、实施路径和竞争优势的形成;第三章分析零售企业竞争关键影响因素及零售企业战略选择的实施路径;第四章主要是对于零售企业竞争优势的构建进行论述,并在最终的结论中给出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对企业人力资源联盟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界定了人力资源联盟的内涵,分析了其性质、类型和功能;其次,从人力资本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和企业资源理论三个角度,阐释了人力资.源联
2005年2月国务院发表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经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地取消了电信业市场准入的限制,为民营资本进入电信行
灾害的发生会给社会经济带来损失,灾害救济能够降低这些损失,起到“负负得正”的作用,灾害救济离不开会计系统的参与与支持。因此,围绕灾害救济会计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提高灾害救济的效率和效果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第一章,本文介绍了灾害的概念及其特征,分析了灾害及灾害救济的社会功效,引出灾害救济对会计的挑战,探索性地提出了灾害救济会计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了一般性分析。第二章,本文围绕灾害经济损失与灾害
进入信息科技时代,各行各业都发生了颠覆性变化,金融行业也不外如是。国有商业银行当前在世界范围的地位也不可同日而语,一方面在金融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了最前端,生物识别、刷脸支付、无人银行、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迅速与金融产业结合,并实现应用。另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人员规模臃肿,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劳动密集型的人力资源配置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战略转型需求,大量的柜面操作人员将丢失自己的岗位,而面临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