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岔理论的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优化控制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ang75281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力市场的发展和电网规模的不断增大,如何针对不断增加和快速变化的能源需求,有效的从全局控制角度对系统小扰动稳定性进行优化协调控制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但又难以解决的课题。大电网数学模型由一组高阶微分代数方程(DAE)描述,本文结合非线性系统分岔理论、最优化理论解决电力系统小扰动稳定的最优控制问题:从稳定裕度的角度进行研究,力图从全局上研究控制参数的配置,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 电力系统模型及测试系统。给出了发电机、励磁调节器(AVR)、电力系统稳定器(PSS)、FACTS器件在内的电力系统静态和动态模型,详细表述形成电力系统线性化模型的统一方法。全文使用WSCC 3机9节点系统,New England 10机39节点系统和4机两区域系统作为仿真测试系统。 (2) 分岔理论及分岔点的跟踪方法。小扰动稳定特别是机电振荡问题主要涉及Hopf分岔。重点介绍了直接法求解Hopf分岔点;参考Hopf分岔指标,提出了准Hopf分岔点的概念,设计了一种适合复杂电力系统优化算法的Hopf分岔实用计算——准Hopf分岔值的变步长搜索法,通过比较说明了准Hopf分岔更适宜用于全局优化问题的研究。 (3) 控制参数的分岔分析。研究了AVR、PSS、SVC以及SVC带附加控制对Hopf分岔和鞍结分岔的影响,总结了电力系统各种控制器及其参数对不同分岔的影响。详细分析了各种控制器以及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为全局参数配置提供理论依据。 (4) 基于分岔理论的多目标优化。提出了同时考虑“阻尼控制和Hopf分岔控制”、“电压控制和阻尼控制”的优化模型,结合Pareto和进化策略实现了电力系统的多目标优化。在传统的PSS参数优化基础上进行扩展,加入分岔控制的概念,将PSS参数优化问题描述为“保证当前阻尼水平并且延迟或消除Hopf分岔”这一多目标优化问题。综合考虑SVC电压控制和附加阻尼控制,将其描述成一个多目标优化问题。结合Hopf分岔研究了最优二次电压调节问题。 (5) 文中算例在MATLAB中编制程序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所研究的优化算法的有效性。本文研究了MATLAB与.NET平台的交互问题,开发了小扰动稳定分析和分岔分析的程序。附录B详细介绍了.NET环境下调用MATLAB的实用方法。
其他文献
扭动微动为相互接触界面间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微幅相对扭动,在此基础上同时施加交变水平切力即为切扭复合微动。微动发生于名义静止的接触部件,不易发觉,当发现时损坏已经
学位
现代工业的监控技术随着生产科技水平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形式趋于多样化,有些情况下通过目前流行的基于有线网络技术已显不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
以横向流中管阵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流体弹性不稳定性基本理论,基于Chens非定常模型获得合适的流体力表达式,建立管阵在横向流作用下的运动微分方程。运用Galerkin法将运动控制方程进行离散,采用特征值法分析管阵系统的自由振动稳定性。并进一步施加非线性约束,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非线性系统的响应失稳形态。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Chens非定常模型,采用线性拟合,获得附加阻尼系数、附加刚度系
大块金属玻璃由于其独特的原子排列方式,使其具有了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损、耐腐蚀以及优秀的软磁学性能。但是在室温下,由于缺乏硬化机制,几乎所有的块体金属玻璃都由于一
本文主要的工作是研究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谐波,对谐波的抑制进行了综合的分析。首先,文章对谐波的产生及其危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详细阐述了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谐波的特点和危害,对谐波治理的必要性有了一个说明。在谐波抑制和治理的过程中,对谐波进行分析是首要工作,谐波分析方法的研究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础,本文对谐波分析方法常见的几种也进行了分析说明和对比;然后在研究分析方法的基础了,提出了谐波检测理论,因为
压电智能结构的气动弹性主动控制是当前国际上气动弹性领域内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以压电智能复合材料盒型机翼为研究对象,对气动弹性主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特性以及开闭环颤振
应用超声应力波对结构损伤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是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一种新兴技术。目前利用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激励和接收超声应力波是该检测技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近
由于城市中的街道峡谷内通风较差,使得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浓度普遍高于其它区域,因此开展街道峡谷内污染物扩散问题的研究对局部环境评价与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由于该问题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