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知觉训练与传统治疗方法对儿童弱视的疗效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f01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 的]探讨视知觉训练与传统治疗方法对儿童弱视的疗效。[方 法]选取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弱视患儿50例,其中2例因既往眼部手术史排除,失访3例,2例未完成训练,中途退出。纳入研究共计43例共64眼,男21例,女22例,年龄3-13岁,平均7.70±2.60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22例(34眼),予以视知觉训练,30min/d,共计3个月。对照组21例(30眼),予以弱视传统治疗方法,15min/次,2次/日。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月、治疗3月评估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立体视、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并对两组中不同弱视程度、不同弱视类型及不同年龄段弱视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相关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和t检验,立体视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以及卡方检验。[结 果]1.经过3月治疗后,两组BCVA均较前提高。对照组从Log MAR 0.50±0.25到 Log MAR 0.40±0.20;观察组从 Log MAR 0.39± 0.24 到 Log MAR 0.20±0.21。对两组BCVA值进行比较,观察组BCVA提高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对两组治疗前、治疗1月、治疗3月立体视进行组内比较,治疗1月后,两组立体视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两组立体视均较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立体视改善更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对两组不同弱视程度BCVA进行比较,观察组中度弱视患者BCVA较对照组提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轻度弱视和重度弱视患者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BCVA进行比较,观察组中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BCVA均比对照组提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进行组内比较:观察组中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屈光不正性弱视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中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屈光不正性弱视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不同年龄段BCVA进行比较,观察组中“4-8岁组”、“9-13岁组”较对照组BCVA提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100波振幅、潜伏期变化情况,两组视觉诱发电位P100波振幅较前提高,潜伏期较前缩短,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 论]1.视知觉训练与传统治疗方法均能改善弱视患者的BCVA及视功能。2.相同治疗时间内,视知觉训练在提高弱视儿童弱视眼的视力、以及改善双眼视功方面总体疗效优于传统治疗方法,并且起效更快,是治疗弱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3.视知觉训练不仅对年幼弱视患者有效,对年长弱视患者也同样有效。不应再把年龄看作是弱视治疗的相对禁忌。
其他文献
[目 的]比较U型硅胶支架和含有糠酸莫米松涂层的全降解药物支架应用于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术后的疗效差异,以优化诊疗,为临床提供参考。[方 法]收集2016年1月-2020年8月在我科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患儿20例,平均年龄3.35岁,中位年龄2岁,按术后放置后鼻孔支架的不同类型分为全降解药物支架组12例、U型硅胶支架组8例。所有患儿均于手术前、术后行电子鼻咽镜和鼻部CT检查,术后随访6个月-24
[目 的]1.分析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角膜移植术后角膜植片质量及生存质量变化情况;2.探讨角膜移植术后生存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1.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纳入标准:临床确诊为大泡性角膜病变;同意接受角膜移植手术的患者;能配合并接受术前及术后检查和随访;能完成本研究中量表的内容。排除标准:随访过程中出现植片脱位未复位;合并其他严
[目的]细菌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威胁视力的眼表疾病,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是其常见的病原菌。本实验建立树鼩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感染模型,观察模型的临床特征和病理学特征,并观察树鼩细菌性角膜炎病理过程中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的表
[目的]研究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不同用药时间点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统计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类型、程度;探讨标准化和统一化的SLIT服药时间方案,减少家长及患儿的顾虑,以获得更多的治疗益处。[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诊断为AR,SLIT和药物治疗的患儿资料共
[目 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讨DKD与DR两者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1.纳入2017年3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程等一
[目 的]通过研究3个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家系,分析其遗传特点和临床特征,明确致病基因,探索可能的分子致病机制,为遗传性耳聋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 法]1.对3个家系的先证者及家属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听力学评估、颞骨CT检查,绘制家系图谱,作出临床诊断;2.收集3个家系的外周血血样,提取DNA,对家系中先证者进行406个耳聋基因的高通量
[目 的]屈光不正的定义为眼在不使用调节时,平行光线通过眼的屈光介质后,不能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而在视网膜前或后方成像。它包括远视、近视及散光。屈光不正患病率迅速上升,对公众健康有着极大的影响。其中,高度近视常伴有其他严重并发症,三分之一的高度近视患者会出现不可逆的视力障碍或失明。屈光不正的遗传方式多样,遗传学研究有利于屈光不正的基因诊疗。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拟对一个高度近视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筛查,
[目的]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肿瘤靶区随之变化,再程计划已成共识。目前对自适应放疗时机的选择尚有争议,个体差异是影响选择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性别、年龄、放化疗、腮腺体积变化、肿瘤分期、EB病毒、白蛋白、血红蛋白等因素与肿瘤体积变化的相关性,初步探讨自适应放疗肿瘤体积变化的影响因素,为鼻咽癌自适应放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放疗科接受首程鼻
[目 的]本课题通过分析和总结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过敏原,揭示本地区AR患者过敏原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年龄性别间的分布差异,研究过敏原与合并症、临床症状之间的关联性,旨在为AR患者的诊疗、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 法]本次课题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9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进行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的384例AR患者作为
在以往数十年中,互联网的渗透方式主要表现为"消费互联网时代",那么着眼未来,互联网会透过转变生产者行为方式,以生产制造商为主要人物,通过提升每一个生产制造的程序,来使运行的效率提高,这就是所谓的"产业互联网时代"。整合营销的观念在市场中迅速发展,很多资源都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融合到竞争市场中去的。文章将"互联网+"与智能产品的制造销售相融合,研究针对于在互联网模式下的整合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