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古代著作类数据挖掘针灸治疗失眠的腧穴优选与配伍规律谱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feng1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针灸有效病症失眠为切入点,全面地收集和整理古代医家治疗失眠的针灸处方,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从中探求针灸治疗失眠的选穴及配伍规律,并建立优选规律谱。目的在于为腧穴优选及配伍方案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奠定基础,为针灸治疗失眠的规律性研究寻找突破。方法:以《中华医典》(第五版)为基础,运用Excel收集和整理民国前针灸治疗失眠的相关文献,并建立文献基础数据库。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腧穴的选用频次、归经、属性、分布及配伍等进行统计分析,形成腧穴优选及腧穴配伍优选规律谱。结果:经筛除和整理,共收集到有关失眠的针灸处方文献358条,涉及99个腧穴,总频次为498次,涵盖14条经脉。腧穴频次分析结果:以太渊、隐白、期门、神庭、阴陵泉居多;经脉关联分析结果:以足太阴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为主;部位关联分析结果:以四肢部和胸腹部腧穴居多;特定穴关联分析结果:以五输穴与交会穴为最;配伍关联分析:多穴处方在该时期相关文献中仅占22.07%,配伍的意义不明显。结论:1、古代治疗失眠的针灸处方以单穴处方为主,配伍处方相对较少,配伍的规律及优势在该时期还未得以呈现。2、古代针灸医家主要立足于从肝脾胃论治失眠,注重特定穴的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初发2型糖尿病证候学的调查,探讨2型糖尿病的发病特点、始发病因、症状和证候特征、早期病机,从而指导临床,提高疗效与治疗水平。 方法:按本研究的病例纳入标准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