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协议已经由最初的国际合作政策性措施,落实为涉及能源、交通、金融、文化等多个领域互联互通网络,如今已覆盖亚洲、欧洲、非洲等地区共125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不同,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能源合作是以基础设施投资和能源项目投资为基础的“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被广泛应用于动力、照明、通信等多个领域,是经济水平进步和人民福利提高的重要影响因素,电力贸易作为“一带一路”区域内国家间产能合作的重要领域,对区域内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科学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力贸易的经济影响,认真评估区域市场电力运营的有效性并向政府提出建议尤为紧迫和重要。
本文在对现有文献进行研究时发现,目前对于电力贸易的研究更侧重于对成熟电力互联网络如西欧电力市场、北美联合电网系统,将“一带一路”背景与电力贸易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电力贸易经济效应的视角,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及数量化模型等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首先通过对世界范围内电力贸易格局、“一带一路”范围内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及电力供需现状、“一带一路”电力贸易状况及中国的情况等典型化事实分析,为研究“一带一路”区域内电力贸易的经济效应提供事实依据,通过分析可知,“一带一路”区域国家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电力供需错配严重,且与西欧电力市场、北美联合电网系统等目前较为成熟的电力互联网络相比,该地区的电力贸易量、电网节点数、电网稳定程度都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且中国在其中的参与度不高,整体来说开展区域内电力贸易的潜力巨大,且电力贸易会缓解能源错配,有助于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电力贸易在“一带一路”区域内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在经济效应的评估方面,考虑到区别于非洲、南美洲国家重工业导向型或资源导向型的发展模式,东亚各国注重出口结构转型升级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更能利用后发国家优势,是“一带一路”区域内国家经济发展的极好典范,因此本文除了考察经济增长方面的经济效应,也需要通过一国的出口质量考察电力贸易是否促进了“一带一路”区域内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向出口转型升级为主要特征的出口导向型迈进。在电力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部分,本文通过回顾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与构建包含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的微观经济学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角度分析电力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选取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实证模型估计,最终证明电力贸易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之一。在电力贸易与出口质量升级的部分,本文在分析电力短缺对工业生产的理论机制,提出一个修正的Cobb-Douglas形式的企业生产函数模型与Melitz(2003)模型相结合的电力贸易模型,并以此为依据构建出口技术复杂度为被解释变量的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得出结论:电力贸易通过弥补电力短缺所造成生产要素不足,提高企业生产率,促进出口质量升级,优化“一带一路”区域内国家经济发展路径。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就如何提升“一带一路”区域内电力贸易的规模和质量,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区域内国家经济发展,提出构建电力贸易顶层设计、建立电力贸易标准体系、营造电力贸易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局面等全局性、主动性、互利性政策建议。
本文在对现有文献进行研究时发现,目前对于电力贸易的研究更侧重于对成熟电力互联网络如西欧电力市场、北美联合电网系统,将“一带一路”背景与电力贸易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电力贸易经济效应的视角,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及数量化模型等方式进行深入研究。
本文首先通过对世界范围内电力贸易格局、“一带一路”范围内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及电力供需现状、“一带一路”电力贸易状况及中国的情况等典型化事实分析,为研究“一带一路”区域内电力贸易的经济效应提供事实依据,通过分析可知,“一带一路”区域国家众多,经济发展水平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电力供需错配严重,且与西欧电力市场、北美联合电网系统等目前较为成熟的电力互联网络相比,该地区的电力贸易量、电网节点数、电网稳定程度都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且中国在其中的参与度不高,整体来说开展区域内电力贸易的潜力巨大,且电力贸易会缓解能源错配,有助于实现整个区域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电力贸易在“一带一路”区域内所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在经济效应的评估方面,考虑到区别于非洲、南美洲国家重工业导向型或资源导向型的发展模式,东亚各国注重出口结构转型升级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更能利用后发国家优势,是“一带一路”区域内国家经济发展的极好典范,因此本文除了考察经济增长方面的经济效应,也需要通过一国的出口质量考察电力贸易是否促进了“一带一路”区域内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向出口转型升级为主要特征的出口导向型迈进。在电力贸易与经济增长的部分,本文通过回顾国际贸易基础理论与构建包含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的微观经济学一般均衡模型,从理论角度分析电力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选取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解释变量进行实证模型估计,最终证明电力贸易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之一。在电力贸易与出口质量升级的部分,本文在分析电力短缺对工业生产的理论机制,提出一个修正的Cobb-Douglas形式的企业生产函数模型与Melitz(2003)模型相结合的电力贸易模型,并以此为依据构建出口技术复杂度为被解释变量的固定效应面板回归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得出结论:电力贸易通过弥补电力短缺所造成生产要素不足,提高企业生产率,促进出口质量升级,优化“一带一路”区域内国家经济发展路径。
根据以上结论,本文就如何提升“一带一路”区域内电力贸易的规模和质量,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区域内国家经济发展,提出构建电力贸易顶层设计、建立电力贸易标准体系、营造电力贸易多方参与、利益共享的局面等全局性、主动性、互利性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