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壁破裂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cx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研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后壁破裂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探讨其临床疗效、可行性,及骨水泥渗漏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8年7月至2014年1月间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31例后壁破裂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病例。本组31例,均为CT证实后壁破裂的椎体骨折,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其中男12例,女19例;年龄61.5~90岁,平均73.7岁。损伤节段为T11~T4共31个椎体(T11 1例,T12 8例,L1 15例,L2 6例,L4 1例)本组获随访12~26个月,平均17个月。通过临床表现、X线片、CT、磁共振成像(MRI)确定责任椎体。手术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进行,经双侧椎弓根穿刺建立工作通道,置入球囊,低压缓慢扩张球囊,复位满意后,在持续透视监控下低压注入高粘度骨水泥强化椎体。分别于术前、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es,ODI)评估患者的临床效果。测量术前、术后第2天及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中间高度、Cobb角、病椎的楔形角。并记录患者的骨水泥渗漏情况等并发症。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术前、术后2天及末次随访时的数据。结果31例均成功实施手术,6例(28.6%)出现骨水泥渗漏,无经后壁向椎管内渗漏病例,未出现严重并发症。No serious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the technique occurred.疼痛视觉评分(VAS)由术前7.55±1.15降至术后第二天1.77±0.94(P<0.05),末次随访2.13±0.78;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由术前74.52±10.12%降至术后第二天26.26±10.34%(P<0.05),末次随访29.73±9.77%;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20.20±5.62mm提高到术后第二天24.46±6.44mm(P<0.05),末次随访24.17±6.39mm;椎体中间高度由术前22.66±5.72mm提高到术后第二天26.45±6.61mm(P<0.05),末次随访25.67±6.19mm;Cobb角由术前19.15±9.98°矫正到术后第二天15.04±9.53°(P<0.05),末次随访15.18±9.51°;病椎的楔形角由术前16.77±6.02°矫正到术后第二天12.34±5.53°(P<0.05),末次随访12.47±5.49°。各项指标的术后2天与末次随访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前与末次随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后壁破裂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KP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治疗方式。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要凸显画面感,需要从几个方面展开教学优化处理,利用个性词语体现画面感、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呈现画面感、通过细节描绘表现画面感、使用媒体手段提升画面
我国高等教育课程制度自建国以来,先后经历了由英美自由教育模式向前苏联计划管理模式转轨和再由计划模式向自由模式回归两次价值取向和目标迥异的改革路径,形成了具有中国特
目的探究与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的12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护理组与优质护理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
完善监督机制是反腐倡廉的首要任务。其措施主要有创设体制,为监督主体设置压力,调动群众的监督积极性,明确监督责任,创新监督措施,完善监督制度,并配套推进体制和制度建设,
目的:通过比较五苓散联合脱水西药(20%甘露醇)与地塞米松联合脱水西药(20%甘露醇)治疗脑出血微创术后脑水肿的效果,探讨五苓散治疗脑水肿的确切疗效及机制。材料与方法:选取6
在当今高等教育激烈竞争的环境下,高校教师职业压力问题日益凸显。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高校教师群体是一个高压力群体。研究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既可以拓展工
背景股骨粗隆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IFF)为临床骨科常见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其约占全身肢骨折的3.57%,占四肢骨折的25%。股骨粗隆
利用ETM影像数据和GIS技术,对鄂尔多斯东胜地区进行生态功能分区。以水土流失通用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equation,USLE)理论为基础,并依据土壤侵蚀敏感性驱动力的相似性和
颅脑损伤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相关研究表明,颅脑损伤后体内的细胞因子、神经肽及神经营养因子、体液因素、机械因素发生改变,促进了骨折的愈合。同时有文献报道,神经营养
目的:本次实验旨在观察丙泊酚对正常脾源性树突状细胞和脂多糖激活后树突状细胞的分化及表面分子MHC II和CD80的影响,同时从脂多糖(LPS)-Toll样受体4(TLR4)通路和神经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