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丹兰颗粒剂药效学研究(二)——制剂学评价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343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黄丹兰颗粒剂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探讨黄丹兰颗粒剂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肥大等心脏疾病的药效学作用,验证该药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为临床用药供实验依据。  方法:通过测定未经药预处理的正常大鼠动脉环释放大量 PGI2样物质和经黄丹兰颗粒剂预处理的正常大鼠动脉环释放大量 PGI2样物质活性,观察黄丹兰颗粒剂对血小板聚集和对血管内环境的影响;通过建立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取心脏横切面进行Masson染色,测定CVF值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TNF-α蛋白的表达,观察黄丹兰颗粒剂对心梗后心肌纤维化程度和对心梗后心室重构大鼠心肌组织TNF-α表达的影响;建立经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大鼠心肌肥大模型,测定心肌细胞中的蛋白含量、心肌细胞体积、通过RT-PCR法检测心肌细胞ANP mRNA的表达及细胞中钙离子浓度,观察黄丹兰颗粒剂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乳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保护作用;通过建立心肌缺血模型,测定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和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丙二醛(MDA)的含量,观察黄丹兰颗粒剂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通过建立缺氧复氧心肌模型,研究心肌细胞内的电生理功能和能量代谢,观察黄丹兰颗粒剂对缺氧复氧损伤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通过研究黄丹兰颗粒剂对脐静脉灌流血管壁释放的 VW因子和前列环素释放的影响,研究黄丹兰颗粒剂活血、抗凝、抗血栓的作用。  结果:正常剂量黄丹兰颗粒剂可维持大鼠动脉壁前列环素(PGI2)的稳定生成,保持其正常活性,有利于稳定血管环境。但当给予大剂量的黄丹兰颗粒剂处理正常大鼠动脉环时,结果与正常动脉环环境下 PGI2物质的活性相比差异非常显著,提示大剂量黄丹兰颗粒剂用药时可抑制动脉壁生成PGI2,降低PGI2的活性,对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拮抗心肌重构和防止心肌肥大产生不利影响;观察Masson染色结果,随着黄丹兰颗粒剂剂量的增加,相比模型组,心肌纤维化程度有明显改善,改善了心梗后的心室重构,黄丹兰颗粒剂高剂量组较低剂量组CVF值降低更加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明显(P<0.01)。通过对大鼠心肌组织中 TNF-α蛋白的表达水平的测定,结果显示黄丹兰高剂量给药组大鼠心肌细胞中的TNF-α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给药黄丹兰颗粒剂于经 ISO诱导的心肌肥大模型,肥大心肌细胞的蛋白质含量、细胞体积、蛋白质表达水平都有所降低,且与ISO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果与给药剂量呈剂量依赖性,当黄丹兰颗粒剂剂量增大时,产生效果越好,另外,结果显示黄丹兰颗粒剂也降低了肥大心肌细胞内的 Ca2+浓度及荧光强度变化率,与 ISO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通过给药黄丹兰颗粒剂于大鼠的心肌缺血模型,测定的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CK、LDH、AST的活性和心肌组织中SOD的活性、MDA的含量,模型组中MDA含量明显增高,SOD的活力降低,心肌细胞受损严重,细胞死亡率上升,心肌内氧自由基增多、脂质过氧化强烈,而黄丹兰颗粒剂给药后能明显抑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LDH、CK、AST的升高,同时还可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提高SOD的活性;缺氧复氧损伤后,心肌细胞内Na+,K+-ATPase,Ca2+,Mg2+-ATPase含量分别有所减少,给药黄丹兰颗粒剂后,Na+,K+-ATPase,Ca2+,Mg2+-ATPase含量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同时呈剂量依赖性,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Na+,K+-ATPase,Ca2+,Mg2+-ATPase含量提升明显。同时损伤心肌细胞内ATP的含量也对黄丹兰颗粒有较高的敏感度,尤其是对给予高剂量的黄丹兰颗粒剂,ATP的含量升高程度最大,保护作用最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在新鲜的脐静脉中进行灌流,并在灌流液中加入黄丹兰颗粒剂给药,对VW因子和前列环素样活性物质的测定,结果显示黄丹兰灌流液对VW因子的抑制作用明显,而对前列环素的释放影响不大。  结论:PGI2作为重要的舒血管因子,适当剂量的黄丹兰颗粒剂可以稳定维持血管动脉中 PGI2的合成、释放,其活性可以扩张血管,有效维护心肌血管内环境稳态,改善心肌状态,拮抗心肌重构,有效治疗心肌肥大等症状,但作用强度与其剂量并无关系,当剂量增大反而作用减弱,因此需选择合适剂量治疗;黄丹兰颗粒剂可能通过有效降低心肌中CVF值和TNF-α的表达水平来改善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对改善心肌肥大和抑制心肌炎症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且作用强度与其剂量正相关;黄丹兰颗粒剂抑制经ISO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肥大,降低肥大心肌细胞内蛋白质的含量和ANP mRNA的表达水平,减小心肌细胞体积,且与计量正相关,结果显示黄丹兰颗粒剂能够阻碍此类心肌细胞出现的肥大症状,说明黄丹兰颗粒剂对心肌肥大有减缓、逆转的保护作用,同时黄丹兰颗粒剂也降低了肥大心肌细胞内的 Ca2+浓度,提示防治心肌细胞肥大的渠道可能是对肥大心肌细胞内的 Ca2+的浓度加以抑制;黄丹兰颗粒剂提高清除体内氧化物质的能力,保护SOD活性,减轻心肌细胞过氧化损伤,对抗心肌缺血对心脏造成的损伤,从而发挥保护心肌的作用;黄丹兰颗粒剂对缺氧复氧心肌损伤有效,改善其电生理功能,升高心肌细胞内 ATP含量,调节其能量代谢,帮助其恢复正常的功能水平,缓解其因缺氧复氧而导致的心肌损伤,临床疗效非常可观;黄丹兰颗粒剂对凝血酶诱导的 VW因子的抑制作用明显,说明黄丹兰颗粒剂具有一定的活血、抗血栓作用。黄丹兰颗粒剂有抗凝血活性,抑制 VW因子的释放可能是其活血、抗血栓的机理之一。
其他文献
自卡萨尼丝提出“人与动脉同寿”的观点,血管内皮细胞生理功能与病理的变化成为人类健康研究的热点之一。大量研究结果证实,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