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别观察针刺曲池、风池、太冲单穴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即时降压效应,比较各穴组间及组内的疗效差异。通过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科学统计和客观评价,验证所选腧穴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即时效应,为原发性高血压的针刺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依据统计学方法,以原发性高血压、针刺、针灸为检索关键词,分别检索CNKI、Vip、Wangfang等全文数据库中近三十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相关中文期刊文献,得到应用十四经腧穴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文献资料,经统计分析,使用频次居前三位的腧穴为太冲、曲池、风池。将以上三穴作为本研究临床试验针刺用穴。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入本课题。依据纳入先后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太冲组、曲池组、风池组,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单纯毫针针刺。以血压为检测指标,观察并记录针刺前10分钟、5分钟和针刺后即刻、10分钟、20分钟、30分钟各组患者的血压值变化。采用自身对照的办法,在各穴组内比较针刺对血压即时效应的影响,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针刺曲池、风池、太冲三穴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具有明显即时降压效应,三组组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对收缩压的影响:(1)组内:针刺后即刻收缩压出现下降,与针刺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针刺后10分钟收缩压较针刺后即刻明显下降,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针刺后20分钟与针刺后10分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针刺后30分钟收缩压较前有所回升,经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P<0.05)。(2)组间:针刺后20分钟收缩压有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舒张压的影响:(1)组内:针刺后即刻舒张压出现下降,与针刺前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针刺后10分钟收缩压较针刺后即刻明显下降,统计学处理有明显差异(P<0.05);针刺后20分钟与针刺后10分钟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针刺后30分钟收缩压较前有所回升,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2)组间:针刺后20分钟、30分钟各时段舒张压有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三穴均有明显即时降压效应,且降压效果在30分钟内可持续;2.三穴针刺后即时降压效应的持续性规律在收缩压与舒张压间不同;3.三穴针刺后组间各时段比较,太冲穴降压效果优于曲池穴,曲池穴优于风池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