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寒区边坡相对于常温地区边坡而言,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它经历着昼夜温差造成的昼夜冻融和四季温差造成的四季冻融。岩石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其物理力学性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寒区边坡相对于常温地区边坡而言,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它经历着昼夜温差造成的昼夜冻融和四季温差造成的四季冻融。岩石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是导致边坡失稳的基础性条件。本文基于西藏墨竹工卡县某矿山边坡的野外监测资料,分析寒区岩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岩石室内实验,研究反复冻融作用下岩石的物理力学特性演变特征;结合数值模拟手段,构建反复冻融作用及地震波作用下岩质边坡失稳过程的模型;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多因素作用下寒区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评判模型并提出安全措施,为寒区岩质边坡稳定性预判提供理论和实验数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包括以下几点:(1)基于2016年-2017年一个完整年份的野外监测数据发现:每年11月到来年4月属于冻结期,5月至11月属于融化期,年负温天气207天,正温天气158天,年最低气温-18℃,年最高气温26℃。季节性正负温波动引发的冻融循环作用,是寒区岩质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2)通过不同含水率的灰岩在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系列实验,发现温度交替变化诱发的灰岩内部结构损伤劣化和裂纹扩展发育是岩石产生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灰岩的冻融损伤劣化过程是外表面出现微小裂纹——小裂纹——长裂纹——贯穿性大裂缝——岩石破裂。波速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开始呈现出增长趋势,到达某一临界点时,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岩石内部结构变化导致的;强度损失结果表明:随着冻融次数增加,其峰值抗压强度不断下降,冻融系数不断的减小;导热系数测定实验结果表明:饱和状态下,灰岩导热系数明显高于干燥状态下,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岩石导热系数呈现出正比例递减趋势。岩石冻融循环下的破坏机理主要是水、冰、岩三相介质,对于冻融有不同的敏感反应,在冻结时,水冰相变体积膨胀远大于岩石颗粒结构可承受的极限情况,岩石局部产生的冻胀力造成的变形是非线弹性变形,对岩石的破坏是不可逆的。(3)基于野外监测和室内实验数据,建立了多物理场耦合条件下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并研究了不同冻结时间条件下及地震波作用下岩质边坡稳定性的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天数的增加由于冻结速度大于融化速度,使得冻结深度在不断的增加,自然温差作用下第20天时冻结深度大约在2米,极限温差作用下在第20天时冻结深度大约在3.3米;随着冻结深度增加,改变了边坡体表面的力学特性使得安全系数下降,且前期下降幅度大于后期;随着冻结深度的增加,在地震波作用下坡顶的相对位移最大,对于寒区边坡工程加固措施可以在坡顶加固。(4)通过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多因素作用下寒区岩质边坡稳定性评判模型,基于野外监测和室内实验结果,给出了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权重。计算结果表明:外界气候变化和地层结构是引起寒区岩质边坡失稳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占比0.1967和0.1940。针对寒区边坡失稳给到的措施是可以对岩质高边坡采取柔性防护,对边坡中不稳定的结构可喷射混凝土起到阻隔冻融效应。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研究槐杞黄颗粒治疗小儿哮咳稳定期(肺肾阴虚证)的临床疗效,以探索一条更优良的治疗方案,以便于临床应用和推广。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0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的小儿哮咳稳定期(肺肾阴虚证)的患儿进行临床研究,经排除与剔除脱落标准后纳入36例符合标准的病例。通过连续口服槐杞黄颗粒3个月,按照前后自身对照原则,观察患儿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量表评估变化、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自2018年“扫黑除恶”始,消灭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动劲头十足,刑事案件中关于领导、组织、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案件相比往年有了显著的增长。然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是司法实务中较为疑难复杂的案件类型之一,公检法三机关虽然联合出台了各种打击黑恶势力的指导意见,但是其指导意见的描述相对有些空泛,公、检、法三机关对于办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在多个环节上认识与把握的标准不尽一致,甚至有些概念没有得到精准
YF-75E发动机是在YF-75D发动机的基础上,增大喷管的面积比,以提升其工作性能。为保证火箭发动机在真空环境条件下正常工作,火箭发动机高空环境模拟试验是发动机研制中的重点
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类耦合的平均场反射正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简记MFRFBSDEs)解的存在唯一性及比较定理,以及所研究的方程的解与相应的偏微分方程粘性解的联系;进一步,还证明了一般情形的平均场反射倒向随机微分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和比较定理,从而将所研究的MFRFBSDEs推广到一般情形,即,方程的系数此时同时依赖于解及解的分布。具体来说,论文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考虑如下形式的耦合的MFRFBS
光催化技术在应对环境危机和能源危机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受到了各种因素的限制。本论文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碱处理Co0.01Zn0.99S(CZS)对Rh B染料废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缺乏会极大的限制大部分作物产量的提高、品质的改良,缺乏微量元素的食物也可能进一步影响到人体健康。土壤缺铁是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非生物胁迫,在覆盖地球表面30%以上的石灰性土壤中不同程度的缺铁,在这种逆境中生长的作物往往表现出典型的缺铁症——“失绿症”,由其所得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均有下降,因此,铁是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决定因素之一。高粱是世界第五大粮食作物,在我国主要用作酿酒、制醋
本文中,我们主要研究了边染色图中的子图相关的问题。给定一个图G=(V,E)和G上的一个边染色φ:E→{1,2,...,k}。我们称G的一个子图H是正常染色的,如果对任意H中的两条相邻的边
蛋白质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小到细胞,大到人体的各个器官,都离不开各种各样蛋白质的参与。利用高倍显微镜可以实现人类细胞蛋白质的可视化,这些图像通常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帮助人类更深入地理解细胞的复杂性,也为未来人类战胜各种疾病提供了可能性。近年来,一方面高倍显微镜的成像技术趋于成熟,利用高倍显微镜可以大批量地获取细胞的蛋白质图像,形成以人类蛋白质细胞图谱图像数据集为代表的大样本数据集。另一方面,从
近年来,房价波动、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债务被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一方面,市场对房地产的刚性需求越来越大,房地产价格不断提升,进一步加大了政府利用土地筹集资金的动机,使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适应环境的基础,在物种遗传进化、群落构建和生态系统功能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表型多样性是遗传多样性的外在展现,同时受到遗传变异和外界环境的调控。人类活动导致的景观格局的改变,正在深刻影响着物种的表型和遗传多样性,比较同一物种在不同环境中遗传和植物功能性状水平上的变异有助于预测环境变化下的物种命运及与之关联的生态系统功能,预测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带来的生态和进化后果。芦苇(Phra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