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墩整体式桥梁力学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o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高墩桥梁出现愈加频繁。随着跨径和桥墩高度的增大,如何改善高墩桥梁的力学性能从而降低工程造价是亟需研究的问题。由于没有伸缩缝,整体式桥梁无需后期养护更换,降低成本;同时行车道平顺,行车体验好。这些特点使得整体式桥梁在国内外广受推崇。将其整体式桥台构造引入高墩桥梁中,发展高墩整体式无缝桥梁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高墩稳定所带来的问题并大幅改善高墩桥梁的力学性能。本文按此思路依托实际工程,提出高墩整体式桥梁方案并对其进行力学性能和结构参数分析,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  (1)简要说明无缝桥这一桥型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分类,对其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同时简要阐述了传统高墩桥梁的力学特点;  (2)回顾了土力学相关理论,尤其是土-结构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  (3)以银北高速公路建始至恩施段第TJ-1标段太山庙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ANSYS有限元软件进行结构静动力学分析,并提出高墩整体式无缝桥梁方案,比较其力学行为。  (4)针对高墩整体式桥梁方案,改变桥台高度、台后填土类型与主墩构造尺寸等结构参数进行参数分析,并比较。结论表明:桥台高度、台后填土类型与主墩构造尺寸都是关键参数,对高墩整体式桥梁的力学性能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5)整合MATLAB与ANSYS软件平台,采用PSO粒子群优化算法,以工程造价最优为目标函数,对高墩整体式桥梁进行优化设计。结论表明:整体式桥台能够明显改善高墩桥梁的力学性能,节省施工成本。在满足力学性能的前提下采用优化设计理论可找到桥台高度、主墩长细比和主墩截面顺桥向尺寸的最优值。
其他文献
联合国确定2005年—2015年为生命之水国际行动10年,主题是“生命之水”;2005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生活饮用水水质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
学位
地下工程中,确定软弱隧道围岩稳定性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软弱围岩隧道自身稳定特点,通过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建立弹塑性模型.综合考虑影响隧道围岩
本文先从较简单的情形开始,引入了来流为均匀的不可压缩理想势流的假定,研究了矩形平面双曲抛物面薄膜结构的动力稳定性及其失稳临界风速。在此研究中根据风速方向与结构主
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人们提出了结构控制的概念。但是,目前这些控制装置或系统只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隔离水平地震作用,而对竖向地震作用几乎没有影响。由于地震动本
当前所进行西部大开发,迫切要求有包括道路交通在内的,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作支撑,但是西部地区地质情况复杂、盐渍土分布广泛,并以其特殊的工程性质严重影响着基础设施的稳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木结构正在向大型化、复杂化发展,大跨度的空间结构体系不断出现。而大跨结构体形复杂,受力不明确,计算模型很难反映结构的真实情况,所以对大跨结构进
摘要:国内外对钢-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主要以简单框架形式的拟动力试验方法和杆系有限元分析为主,三维精细壳-实体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应用还比较少见。本文通过ABA
可展结构是一个创新性的结构概念,它允许外形和形状的改变以适应不同的功能和天气状况。它为建筑师及工程师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充满可能性的世界。由于必须满足可展的要求,与
我国公路上的石拱桥,大多修建于20世纪70年代以前。这些早期建造的石拱桥由于设计承载力较低、环境腐蚀等原因,逐渐出现一些损伤,如拱圈漏水、砂浆风化、拱脚开裂等。随着我
本文对节段预制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理论进行了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体现在设计理论涉及的几个关键问题上,包括节段预制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弯曲、剪切性能;转向块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