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的第三者效果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nnoh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及新闻学教授戴维森发表了《传播的第三者效果》一文,提出了“第三者效果假说”。此后,有关第三者效果的各种相关问题,已经成为传播学界相当重视的研究课题。我国学术界对第三者效果亦有所涉及,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皆有待加强。 戴维森之所以提出第三者效果假说,是源于有趣个案的启发,该假说的“孕育期”竟长达20余年。大众传媒是具有不同历史性内容和形式的传媒的一部分,其研究也必须将心理层面、社会性和历史性层面统一起来。故而,第三者效果虽属传播学的研究范畴,它却与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通过探究第三者效果研究与其他学科之关联,笔者介绍了第三者效果的理论根源,并对其学术地位和学术贡献进行了评介。 而后,笔者以时间为轴,对该领域20余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将第三者效果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孕育期”、“快速发展期”和“反思期”:“孕育期”相对较长,它为该研究日后的蓬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快速发展期”见证了第三者效果研究的飞速发展,问题却也接踵而来;“反思期”中研究者思既往之不足,探未来之方向。紧接其后,笔者从六个方面详述了第三者效果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值此“繁荣”与“危机”并存之际,第三者效果研究何去何从?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西尔弗斯特曾经提出“传播是条鲤鱼”,告诫我们理解传播的前提是在思考和研究中必须整合传播的环境和行为。通过比较中美差异,笔者探讨了在国内开展第三者效果研究的可行性和重要性,阐述了我们应重点关注的研究方向及研究新思路的开拓。应该看到,与西方不同的“语境”让我们可以为第三者效果研究做出独特贡献。
其他文献
“话题新闻”作为一种新兴的报道形式,近年来风行于各类媒体。它不仅丰富了媒体报道的内容,更增强了媒体、记者和受众的互动。而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正是一个话题的大平台。
牛仔裤诞生于1873年,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牛仔裤目前的意义与其最初的意义大相径庭。最初牛仔裤作为工作裤为劳工阶层所使用;后来西部片里穿着牛仔裤的西部英雄扩大了其影响力,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