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含钙肾结石患者尿液3个炎症细胞因子MCP-1、TFF1、 HMGB1的水平,分析尿钙和炎症细胞因子的关系,探讨炎症细胞因子在结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分析其可能来源。方法:选取含钙肾结石患者81例作为结石组(CN组),随机选取30例无泌尿系结石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C组)。运用ELISA法分别检测2组晨尿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三叶因子1 (TFF1)、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的水平,各样本根据晨尿肌酐水平进行标准化处理后比较。将含钙肾结石患者进一步按照24h尿钙水平分组:24h尿钙≥4mg/kg/d纳入高钙尿结石组(H组,32例);24h尿钙<4mg/kg/d纳入正常尿钙结石组(N组,49例);30例对照组(C组),进一步比较3组中各细胞因子水平差异,分析尿钙水平与各细胞因子之间相关关系以及各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收集肾结石患者肾脏3例作为实验组,肾肿瘤患者正常肾脏组织2例为对照组,免疫组化观察MCP-1、TFF1、HMGB1在肾脏的表达部位。结果:结石组与对照组相比:MCP-1在CN组显著高于C组(p<0.05);TFF1在CN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MGB1在CN组显著高于C组(p<0.05)。高钙尿结石组、正常尿钙结石组、对照组组间比较:MCP-1在H组和N组均高于C组(p<0.05),但H组与N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两组对比,TFF1在H组生成减少(p<0.05), TFF1在N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HMGB1在H组和N组均高于C组(p<0.05),但H组与N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H组尿钙水平与尿液TFF1存在负相关,r=-0.384,p<0.05;H组尿钙水平与MCP-1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r=0.353,p<0.05。在总体111个样本中,尿液MCP-1与尿液TFF1存在负相关关系,r=-0.21,p<0.05。免疫组化结果提示MCP-1、TFF1、 HMGB1在结石组肾脏和对照组肾脏均有表达,主要集中在近端小管、远端小管、髓袢细段以及集合管上皮细胞。结论:1、含钙肾结石患者尿液MCP-1、HMGB1增高,提示MCP-1、 HMGB1在草酸钙肾结石形成过程中可能起作用。2、高钙尿作为独立因素促使含钙肾结石患者尿液TFF1下降,但尿钙水平对含钙肾结石患者尿液MCP-1和HMGB1无明显影响。结石患者尿液MCP-1和HMGB1增高可能是结石存在等多种损伤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3、根据肾脏病理分析发现,MCP-1、TFF1、HMGB1在肾脏中均有表达,提示尿液中这3个因子的来源可能是损伤的肾小管和/或集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