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数码成像结合Image-Pro-Plus(IPP)图像处理分析软件的方法,观察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白瘢风患者纳入试验,将其靶皮损按照自身对照的方法分为治疗侧、对照侧,治疗侧予毫火针针刺,每周1次,同时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每天2次,对照侧单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两组均在治疗的第0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对靶皮损进行数码图像采集,应用IPP图像处理分析软件计算皮损面积,从而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同时记录试验中的不良反应。结果:纳入的45例患者,试验中3例患者脱落(均为失访),剩余42例完成规定疗程的治疗。观察皮损共计84块,治疗侧、对照侧各42块。治疗12周后,治疗侧总复色率为39.57%,高于对照侧的10.27%;治疗侧总有效率为80.95%,优于对照侧的59.52%,治疗侧显效率为30.95%,对照侧则为14.29%,两组有效率比较P<0.05;治疗4、8、12周后,两组有效率对比,4周后治疗侧有效率为21.38%,对照侧为9.86%(P>0.05);8 周后分别为 46.73%、28.26%(P>0.05);12 周后分别为 80.95%、59.52%(P<0.05)。治疗 4、8、12 周后,治疗侧复色率分别为 9.41%、19.62%、39.52%,对照侧复色率分别为2.04%、7.87%、10.27%,两组比较均P<0.05。治疗12周后,皮损复色≥75%的皮损数治疗侧为11块,对照侧为2块。不同因素下两组组间靶皮损复色率比较,颜面部、躯干部两组比较P>0.05,其它因素下治疗侧复色率均髙于对照侧。组内不同因素下靶皮损复色率比较,两组在年龄的疗效差异上P>0.05,两组在病程≤3年与病程>3年的复色率比较P值<0.01,在躯干、四肢、手足部的复色率比较P<0.01。两组在不同部位的复色率均为手足疗效最差,颜面部疗效最好,但治疗区疗效均髙于对照区。毫火针针刺治疗后均出现红斑、风团、刺痛、灼热感的即刻反应,单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2例出现瘙痒刺痛,余均未出现不适,试验过程中未出现感染、疤痕、同形反应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毫火针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稳定期非节段型白癜风的疗效优于单用他克莫司软膏,且起效时间较短。毫火针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且患者依从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