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四旋翼无人飞行器已经在航空摄影、电力巡视、包裹投递,情报侦查、巡逻警戒等领域逐步得到应用,它具有小巧灵活、成本低廉、可垂直起降、可空中悬停等优点,本课题以军用机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旋翼无人飞行器已经在航空摄影、电力巡视、包裹投递,情报侦查、巡逻警戒等领域逐步得到应用,它具有小巧灵活、成本低廉、可垂直起降、可空中悬停等优点,本课题以军用机场和雷达阵地的环境监测为应用背景,以设计一种通用可靠的四旋翼飞行器平台为目标,完成了飞行器建模,并对传统建模方式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实现了控制算法仿真、软硬件电路的设计与改进、实验系统搭建等工作,重点分析四旋翼飞行器导航与控制方面的技术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传统建模思路下构建数学模型,结合飞行环境做相应的力学分析。同时提出了传统模型的缺陷,即加速度计在横滚和俯仰方向的测量值不为零,并基于叶素理论进行了推导验证,同时在新的改进模型下,设计了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姿态估计方法。2.以获得的四旋翼无人飞行器运动模型为对象,分别设计了内环姿态控制回路和外环位置控制回路,并通过Simulink仿真实验来验证控制方案的可行性。同时总结了控制参数整定的一般方法,并基于手机APP,完成了一个以蓝牙为通信方式的快速调参系统的设计。3.选用ATMEGA328P芯片,在ARDUINO平台上,建立控制核心单元。首先基于MPU6050设计了姿态测量单元,并对加速度计进行减震和标定处理;完成了电子罗盘HMC5883的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依据椭圆补偿理论对测量误差进行了补偿;设计了气压计的温度补偿流程并讨论了超声波模块的测距计算方法,同时以MAX7456芯片为基础设计了视频叠加系统,实现了飞行信息与视频信息的融合。搭建以ATmega8为芯片的电子调速器,并针对无刷电机在初始运行中的问题,设计了换相与启动策略。4.通过实验对MEMS惯性器件的精度进行了测试,设计了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器的组合导航系统,将惯性导航与GPS、地磁、气压计等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来估计飞行器的姿态和位置。在搭建试验平台后,为了验证其性能情况,分别完成了室内试验、室外跑车和飞行试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高精度测试转台是一种用来对惯导系统和惯性仪表进行误差模型标定的设备。测试转台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测试试验的可靠性和精度,是提高航空、航天产品和武器系统的精度和性能的基础。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导航和制导设备的性能和精度的要求不断提高,相应地需要精度更高测试转台。然而,转台低速性能的提高却受到以摩擦力矩为主的扰动力矩的影响,而摩擦力矩的减小又受到工艺水平及实验经费等条件的限制。因此,从控制
医学图像三维可视化技术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问题,是数字化虚拟人的重要的技术基础。对医学图像序列进行可视化,得到人体组织、器官以及病变体的三维图像,可以帮助医生进行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而利用移动机器人对未知环境的感知则是机器人智能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移动机器人的即时定位
支持向量机是一种具有超强边缘点捕捉能力的机器学习方法。利用支持向量机构造的支持向量值轮廓波变换是一种具有多尺度、多方向和平移不变性的图像表达方法。它由两级实现:首先是用支持向量机的回归模型给出的支持向量值滤波器对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然后是在各个分解层上用非抽样方向滤波器组将高频部分分解到若干个方向中。利用支持向量值轮廓波变换进行图像处理,比之其它多尺度变换方法,能在保持图像几何特征前提下更好地表现
为了提高竞争力和工作效率,需要实时地获取员工的工作进度,这就需要通过频繁的记录工作进度来实现,但是人为记录时间间隔较长、人力消耗过大,这样的记录管理系统是不理想的。
近年来,随着星载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遥感图像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无论是在存储还是在传输方面都给星载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导致了遥感图像的实时获取与有限的传输信道容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仅靠增加系统的存储能力和传输能力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图像进行压缩。因此寻求一种适合遥感图像的高效压缩算法,并对其改进以适于硬件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小波变换的零树编码算法是效果较好的一类压缩方法
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计算机网络已经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高速发展造就了如今这个规模巨大的系统,但是也给目前的计算机网络带来了很多无法避免的问题。快速增长的网络
近几十年来,海上高速船舶在民用和军用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纵观国内外船舶研究领域,绝大多数的水面船舶只安装了前进方向的推进器,例如螺旋桨和喷水推进装置,而船舶的转向
实时获得锅炉炉膛内燃烧的煤种种类信息,对锅炉控制系统控制整个炉膛有很大帮助,但是煤种在线识别是一个难题。在我国,由于各大电厂广泛使用混煤,为煤种在线识别带来了更大的
液压控制系统广泛应用到国民生产的多个行业,以其响应速度快、低速平稳的运行特点受到人们的认可。微电子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带给了液压控制系统的飞跃发展。在现代工业控制体系中,响应速度快、工作精度高的液压系统逐步成为液压设备的时代要求。面对新的控制环境和控制对象,简单的、单一的传统的控制理论无法实现有效的控制过程。而智能控制的发展为复杂的液压控制系统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及方法。学科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