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日粮纤维对生长猪肠道黏膜基因表达、菌群结构和代谢物的影响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lang78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粮纤维是在单胃动物小肠中不易被消化酶消化的植物源性碳水化合物的总和,主要在后肠中被微生物发酵利用,具有改善肠道健康、稳定菌群平衡等方面的功能。不同类型的日粮纤维具有不同的理化特性,对动物肠道具有独特的功能特性和潜在益处。常用于改善肠道健康的纤维有菊粉、抗性淀粉和果胶等。很多报道表明,菊粉、抗性淀粉和果胶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纤维可引起肠道菌群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然而这些报道主要集中在单一纤维的研究上,对于不同类型纤维对肠道的影响的差异性比较缺乏研究。因此,本论文采用转录组学、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代谢组学等现代技术手段,旨在研究不同日粮纤维对生长猪肠道黏膜基因表达、微生物区系组成以及代谢产物的影响,阐释日粮纤维对生长猪肠道生理代谢的影响以及日粮纤维、肠道菌群和宿主三者之间的联系。论文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不同日粮纤维对生长猪结肠形态及黏膜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章旨在比较不同日粮纤维对生长猪结肠形态及黏膜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28头体况良好、体重相近(8.79±0.09 kg)的杜×长×大生长猪,采用单栏饲养,随机分成四组,分别为对照组、菊粉组、生土豆淀粉组(高抗性淀粉含量)及果胶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纤维处理组分别用8%的菊粉、生土豆淀粉、苹果果胶替代基础日粮中的玉米淀粉。试验期为40 d,试验结束进行屠宰采样。采集结肠组织,用于肠道组织形态学分析,采集结肠黏膜样品,用于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果胶组结肠黏膜厚度显著低于菊粉组(P<0.05),而且果胶组结肠上皮表面出现明显损伤。根据筛选条件,以P<0.05、FC≥1.5或<0.67为阈值,筛选出纤维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的差异基因进行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菊粉组上调了 161个基因,下调了 79个基因,差异基因富集的通路有淀粉和蔗糖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视黄醇代谢、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等;生土豆淀粉组上调了 61个基因,下调了 56个基因,差异基因富集的通路有脂肪消化吸收、视黄醇代谢、RNA降解等;果胶组上调了 64个基因,下调了 75个基因,一半以上的差异基因富集在与免疫功能相关的GO条目上,差异基因富集的通路有视黄醇代谢、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抗坏血酸和醛酸代谢、抗原处理与呈递、原发性免疫缺陷等,蛋白互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添加果胶上调了与胆汁酸和类固醇激素等重要内源性化合物代谢相关基因(UGT2B31)的表达。结果提示,添加8%果胶对生长猪结肠黏膜会造成损伤,添加菊粉和生土豆淀粉对结肠上皮组织形态影响不显著,此外,添加日粮纤维显著改变结肠黏膜中与糖代谢、脂代谢等通路有关的基因表达,其中添加果胶对与黏膜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显著。2.不同日粮纤维对生长猪回肠和结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本章旨在探究不同日粮纤维对生长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在第一章研究的基础上,采集回肠和结肠食糜,用于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果胶显著提高了结肠菌群Chao指数,而添加日粮纤维对回肠微生物的α多样性无显著影响。菌群PCoA分析结果表明,添加果胶显著改变了结肠内容物的菌群结构。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果胶组中Firmicutes和Prote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上升(P<0.05),Bacteroidetes丰度显著下降(P<0.05),菊粉和生土豆淀粉对菌群结构影响不显著(P> 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果胶显著增加了包括[Eubacterium] coprostanoligenes group、Ruminococcaceae NK4A214 group、Megasphaera、Leeia在内的 17 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而Bactero ides的丰度显著降低(P<0.05)。添加菊粉显著增加了Rikenellaceae RC9 gut group的丰度(P <0.05),添加生土豆淀粉显著降低了Bacteroides的相对丰度(P<0.05)。进一步将果胶组独有OTU进行菌群结构分析,发现果胶组独有OTU数量最多,其中Megasphaera菌属所占比例最大。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纤维引起生长猪结肠菌群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果胶的影响效果最大,可能与果胶的胶凝性有关,而添加纤维对回肠菌群结构影响不显著。3.不同日粮纤维对生长猪结肠微生物代谢的影响本章旨在比较不同日粮纤维对生长猪结肠微生物代谢的影响。在第一章试验的基础上,采集结肠食糜,用于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果胶显著上调了结肠食糜中异丁酸的浓度(P<0.05),而其它两种纤维对结肠中的短链脂肪酸浓度影响均不显著(P>0.05)。以VIP>1,P<0.05为标准筛选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生土豆淀粉组筛选到5个差异代谢产物,焦谷氨酸浓度显著下降,2-甲基丁二酸和二十烷酸浓度显著上升,烟酸、次黄嘌呤浓度显著上升,同时添加生土豆淀粉显著影响了谷胱甘肽代谢、烟酸和烟酰胺代谢、嘌呤代谢等通路;果胶组共有26个差异代谢物,其中脂类所占比例最大,壬酸、花生四烯酸等10种脂类化合物的浓度均显著上升其中肌酸酐浓度显著下降,同时,添加果胶影响了脂肪酸合成、精氨酸合成、β-丙氨酸代谢以及碳代谢等代谢通路;添加菊粉对菌群代谢物影响不显著。结果提示,添加果胶显著改变了与脂代谢、碳代谢、氨基酸代谢等相关的微生物代谢产物含量,而生土豆淀粉影响部分微生物代谢物浓度,此外,菊粉对结肠微生物代谢影响不显著。综上所述,本论文研究表明不同日粮纤维可引起生长猪肠道黏膜基因表达、菌群结构和代谢物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并且在同一添加水平下,果胶的影响效果更为显著,高比例的果胶添加不利于猪的肠道健康。
其他文献
棉蚜Aphisgossypii是世界性分布的重要农业害虫,在我国北方棉区发生较重,通过直接取食和间接传播病毒给农作物造成严重损失。棉蚜是多食性害虫,寄主众多,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寄主专化型,我国以棉花型和黄瓜型最为典型。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P450s)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是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超基因家族酶类,在昆虫体内对内源物质的合成与降解以及植物次生物质和杀虫剂等外源物质
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海拔格局受不同空间尺度多重生态学过程的影响,对人类干扰和自然梯度的响应敏感,研究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海拔格局,是了解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现状、揭示多样性维持和变化机制的重要途径。气候和土地利用是沿海拔梯度下影响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重要环境因子,解析气候和土地利用对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对预测全球变化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至关重要。当前对水生昆虫物种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
调理肉制品以畜禽肉为主原料,添加适量的调味料,并由多种复杂工艺制作而成,食用前需经简单加工的非即食肉类制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改变,具有品质稳定、食用方便、附加值高、营养均衡的调理肉制品深受消费者青睐。调理肉制品因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加工中极易感染微生物。在微生物和酶的共同作用下,会加速肉品的腐败变质。腐败变质的肉制品,不仅失去了经济和食用价值,同时也给消费者健康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因此实
卵黄抗体(Egg yolk antibody,IgY)近年来已广泛运用于我国的畜牧生产业。与抗生素相比,IgY在防治动物细菌性疾病方面具有安全无残留、无耐药性的优势,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据国外研究发现,IgY在适宜条件下,能够被胃蛋白酶酶解,生成Fab’和pFc’片段。酶解后的Fab’片段仍具有与抗原结合的活性,而pFc’片段继续被酶解为无任何生物学活性的pFc’小分子碎片。国内研究者
机体代谢产生的多余自由基可能会攻击DNA和蛋白质等分子,引发多种慢性疾病。BHT、BHA等合成类抗氧化剂具有潜在毒性。天然抗氧化肽是一种有效的替代品,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抗氧化肽的制备方法很多,其中酶解法是最主要的方法之一。鸭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但至今鸭肉源抗氧化肽的研究较少。本论文以鸭胸肉为原料,通过可控酶解技术制备强效抗氧化肽,借助超滤、凝胶过滤层析、半制备液相色谱纯化鸭肉肽,利用液相色谱
微藻是一种光合自养型单细胞或多细胞生物,普遍存在于海洋、湖泊、沼泽中,在自然环境中微藻不是单一存在的,它们会与其他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互惠共生形成藻菌共生体系。目前,藻菌共生已应用于水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包括污水中营养物质氮、磷、重金属的去除以及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但是有关不同藻菌比例共生体对重金属砷(As)、镉(Cd)的富集和解毒的研究还少有报道。本文采用盐生小球藻(Chorella salina
本试验旨在机械化种植背景下,分析品种、氮肥、环境温度对长江中下游中籼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籼稻生产提供指导。利用2017年进行区域试验筛选出12个优质中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于2018年在安徽合肥、河南信阳、湖北武汉、江苏丹阳、江苏宿迁、浙江杭州6个生态点进行试验,比较生态点间、施肥处理间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品质及其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得到结果如下:1.不同生态点水稻产量存在差异,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或生态环境脆弱的土地被侵占,区域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而区域土地资源有限,出于经济发展的需求,生态用地面积难以大幅增加,如何有针对性地、科学地进行生态空间管控是目前的研究热点。而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关系密切,可反映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与人类对其需求的供需关系,长三角作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
发酵香肠中常用的发酵剂有乳酸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酵母和霉菌。在干发酵香肠加工过程中,微生物蛋白酶和肽酶有助于多肽和氨基酸等小分子化合物释放。这些小分子化合物不仅有助于干发酵香肠形成独特风味,还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蛋白质和脂质氧化是发酵香肠加工和储存过程中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抗氧化肽凭借其优异的抗氧化活性、稳定的结构和天然安全的来源在发酵肉制品的研究中受到关注。但目前,关于通过内源微生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极端高温事件日益盛行,对设施园艺环境控制产生极大的挑战。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一种重要的设施栽培作物,喜光但不耐热。我国设施园艺栽培中,夏秋季节经常因为受到高温和强光胁迫而导致作物生长受抑,严重影响蔬菜生产和供应。嫁接作为一种能够显著提高黄瓜植株耐热性的技术被广泛关注,有研究表明,采用耐热的砧木进行嫁接,可以显著提高黄瓜的耐热能力。但是,目前对于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