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现代化理论诞生以来,人类的各个领域都迈入了现代化的进程。社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日益成为热点的理论问题。行政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范畴,自然也纳入了理论界的视野。出于对现代化内涵的不同理解,大部分人关注的都是现代化的先进标准和科技含量,这也不足奇怪,现代化毕竟是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工业革命为驱动力。然而,先导的东西往往产生误导。科技的高贵在于求真,人文的高贵在于求善。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只是人类器物层面的进步,甚至对人类社会的秩序构成某种威胁,人们在享受高物质生活带来的快感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产生对生命的困惑,对生存价值的反思。恰恰是这种困惑和反思促使了人们对社会新秩序的期盼。一种社会新秩序的构建决非凭一人之力所为,必须借助于高居社会之上的政府来完成。政府作为秩序的维护者,首先要完成自身秩序的构建,一个无序的政府即使配备了世界顶端的科技产品,充其量给自身带来的不过是管理的快感和伤害能力的增强,给社会带来的却是反抗的欲望。政府应当是社会的典范,向社会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具有两千多年人治传统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市场经济的体制逐渐得以健全,完全市场经济的地位也被大部分国家予以承认。然而,站在国内的视角进行微观观察,就会发现,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政府管理体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政府在反思,下一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该往何出去?本文即是在行政改革的路径方面作一些理论探索,以期为我国的行政改革提供一点思路。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行政管理现代化的相关概念。通过揭示行政管理和现代化的内涵,总结出行政管理现代化的意蕴。行政管理的现代化不同于其他方面的现代化,不能仅仅把它局限一种理念或科技含量的提高,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应既能表达现代的价值理念又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第二部分:首先运用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分析人类社会的行政方式。传统社会的人治方式随着社会的变迁必将为现代社会的法治方式所替代,现代社会必将选择法治的路径。在行政方式的路径转换过程中,人们要努力克服恶性的路径依赖,维持良性的路径依赖,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接下来从内涵、外延和治理模式的历史演变趋势三个方面全面论述了现代政府和法治政府的契合性,从而在理论上阐明了本文的核心观点:行政管理现代化的路径在于行政法治化。第三部分:首先站在历史的高度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中国的行政管理现代化予以明确定位,接着回顾了我国的人治传统,回应了前文中关于行政方式存在路径依赖的理论,最后论述我国行政法治化建设必须解决的四个基本问题和两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