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未遂犯问题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dacai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能未遂犯,又称作不能犯未遂,在我国的传统理论中一直作为可罚未遂犯的一种类型存在着。同时,在我国的刑法典中并没有不能未遂犯的有关规定,不能未遂犯可以说是一个纯理论问题。但在现实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因为所用工具、行为的手段或者对象错误,致使犯罪不可能得逞的事件却时有发生,如何对这一类犯罪准确的定罪、量刑,才能更好的体现我国刑法立法的精神和价值取向,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约四万三千字,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四部分。力图通过对各国不能未遂犯立法和理论的探讨,以及我国不能未遂犯理论和社会现状的分析,对如何完善我国在不能未遂犯方面的立法和理论发展作一些有益的推动。第一部分,不能未遂犯概述。本部分介绍了不能未遂犯的起源,分析了世界各国不能未遂犯的立法例和理论发展状况,以及我国在不能未遂犯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缺陷。第二部分:不能未遂犯的概念及其特征。本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本部分首先通过对各国不能未遂犯概念的分析,指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差别,是由于各国对不能未遂犯的不同理解和各国不同的社会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笔者的不能未遂犯的概念;其次在提出了不能未遂犯的概念以后,笔者又根据不能未遂犯的概念提出了它的三个特征(着手实行性、既遂不能性、行为危险性);最后对不能未遂犯的三个特征作了深入和详细的解析。第三部分:不能未遂犯的处罚。本部分首先分析了未遂犯的本质和处罚原则,为阐述不能未遂犯的处罚依据打下理论基础;其次提出了不能未遂犯的处罚依据:社会危害性、行为危险性,指出社会危害性是处罚不能未遂犯的实质原因,并指出对不能未遂犯行为危险性的不同理解是造成世界各国对不能未遂犯不同立法和处罚的关键所在;最后在上述基础上提出我国应抛弃“抽象危险说”,而采取“具体危险说”,具体分析了“具体危险说”在司法实践中应如何运用。
其他文献
企业信用状况直接关系市场交易安全和市场秩序,它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基础和核心。无论从社会还是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信用已不仅仅是个道德问题、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现有不良资产数额还很大,另一方面不良资产增量还在不断累积,这使得商业银行信贷资产持续下降,削弱了银行抵抗风
本文以当代中国内地为视角,针对我国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发态势和收容教养制度立法薄弱、执法混乱的困局,从收容教养制度的内涵和法律性质切入,阐述了我国收容教养制度立法的事
对世义务(obligations erga omnes)是现代国际法发展出来的概念,以保护国际社会普遍性利益为主旨,在现代国际法不断寻求合作发展的潮流下,探究对世义务的基础性问题以及其在实践
1803年美国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开创了宪法诉讼的先河,由此确立了由司法机关审查法律违宪与否的先例。继美国之后,奥地利于1919年创立了宪法法院,法国1958年创立宪法委员会。
制度重于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讲,一个国家公司企业的竞争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整体竞争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公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于去年修订了公司法。我国新公司法在制度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