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传统梁柱连接节点通常是全焊接或栓焊混合的刚性连接节点,然而在美国北岭地震和日本阪神地震中,大量的梁柱节点连接处产生了脆性断裂。震后,一些学者提出了塑性铰外移节点,侧板加强型节点就是通过对与柱连接的梁上下翼缘进行局部截面加强,使塑性铰外移,实现抗震规范中“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思想,避免塑性铰出现在韧性较差的焊缝接头处,以保证节点具有足够的延性。然而试验中发现,这种新型的抗震节点在侧板和梁翼缘的对接焊缝处产生了裂纹。为避免这种新型节点在强震中发生脆性破坏的现象,本文结合已有的侧板加强型节点拟静力试验结果,从应力应变综合考虑的角度对侧板加强型节点的开裂性能进行研究。本文建立了考虑梁柱连接焊缝处焊接残余应力应变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热弹塑性有限元理论为基础,采用热-结构间接耦合分析,利用ANSYS分析程序来模拟试验中的两个侧板加强节点的焊接应力应变场,并与试验结果和不考虑焊接残余应力的模型进行对比。在已经开展的新型节点研究的基础上,考虑焊接残余应力对侧板加强型节点的受力性能的影响。分别考虑了梁柱对接焊缝和侧板与梁翼缘对接焊缝对钢框架侧板加强型节点在低周循环往复加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和滞回性能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焊接残余应力对节点整体受力的影响规律,并就不同位置焊缝的残余应力对侧板加强型节点受力影响的强弱进行分析。本文还针对节点容易开裂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断裂性能评估,分析表明:侧板扩翼端部是侧板加强型节点发生脆性断裂的关键部位,焊接残余应力的存在会增大该处的形变,影响节点的开裂。通过对节点断裂性能的评估,探讨了侧板的长度和宽度等参数对这种钢框架梁柱侧板加强型连接的断裂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给出了考虑钢结构连接断裂性能的节点设计参数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