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颅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和临床实践中是十分重要的。闭合性颅脑损伤既有弥漫性损伤也有局灶性损伤,评估预后常常是困难的。目前,临床上急性颅脑损伤的影响学诊断主要依靠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CT能够有效发现脑组织内和脑组织外的出血以及发现需要手术处理的损伤。但是,CT对颅底、后颅窝脑干以及的非出血性损伤不能发现。因而对患者的准确的诊断、治疗以及对预后的评估受到限制。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能够比CT发现更多的异常。国外已经开始运用多种的MRI影像学技术对TBI患者的严重性和预后进行了研究,而国内未见相关的研究报道。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有三:1.比较急性闭合型颅脑损伤的MRI和CT影像学特征,探讨MRI影像学在评估急性闭合型颅脑损伤预后的价值。2.探讨在MRI的表现是否与预后之间存在某种关系,特别是损伤的部位和深度与预后之间的关系。3.MRI在严重颅脑损伤(GCS≤8)诊断脑干损伤的重要意义,运用MRI对脑干损伤的预后和严重性的评估。 方法:对2002年1月~2003年9月我院和另外4所医院收治的61例急性闭合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将临床资料分为一般资料、受伤机制、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及预后等资料进行归纳统计,建立数据库进行分析。损伤的严重性的评估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分为轻、中度损伤组(mild to moderate brain injury,mTBI;GCS>8)和严重损伤组(severe brain injury, sTBI, GCS≤8)。轻中度组使用扩展的GOS评分,损伤深度进行量化计分为:无(0);位于皮层(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硕士论文中文摘要皮层下(2);皮层和皮层下(3)。严重组用Gos(。asgow outeome se习e)评分,分为预后较好(GOS4一5)和预后差(GOSZ一3)。对严重组和轻中度组的预后分别进行了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CT和MRI扫描。采用stata统计软件进行方差检验和确切概率计算。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土:)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比或率的比较用xZ检验。 结果:1.一般资料61例颅脑损伤患者中,年龄15~70岁,平均42士17岁,其中男性55例,女性6例,男:女为9:1。严重颅脑损伤组(sTBI,GCS蕊8)28例(46%),轻中度颅脑损伤组(mTBI;GCS>8)33例(54%)。交通事故伤是主要致伤原因,共43例(71%),其次是摔伤13例(21%),其它损伤原因占8%。2.轻中度组(mTBI;GCS>s) 预后评估用扩展的.GOS评分,10例(30%)恢复良好,巧例(45%)伴有轻微的身体和心智缺陷,8例(24%)中等残疾。本组患者没有出现严重残疾。23例(70%)CT检查有异常,10例未发现异常。共发现25处脑内损伤。33例患者的MFJ影像中,29例(88%)发现有异常,4例未发现异常。共发现44处脑内损伤。MRI发现的损伤数量是CT发现的1 .76倍。损伤主要位于额叶和题叶。早期MFJ发现损伤位于额叶的患者预后不良。损伤深度与预后明显相关(尸<0 .01)。3.严重组(STBI,GCs簇8)12例(43%)预后差(GOSZ一3分),16例(57%)预后较好(GOS4一5分)。28例患者其中有16例发现有脑干损伤,全部为MRI影像学检查诊断,将严重组分为脑干损伤组和无脑干损伤组。脑干损伤组的GCs(p<0 .01)和GOS积分(尸<0 .01)明显低于无脑干损伤组。而且在脑干损伤组MRI检查发现的脐胀体、基底节和海马或海马旁结构的损伤明显增高(尸<0 .05)o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军医进修学院硕士论文中文摘要 结论:颅脑损伤早期MRI影响对预后的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轻中度颅脑损伤早期MRI表现的额叶区域损伤患者预后不良。损伤深度、数量和位置都与预后相关。在严重颅脑损伤组,MRI影像学发现脑干损伤常常伴有脑组织深部结构的损伤,如脐服体、基底节和海马或海马旁结构的损伤,这些损伤对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