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画与画——赵孟頫的鉴藏活动及绘画实践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k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赵孟頫作为中国书画史上之巨擘,不仅留下诸多名迹,同时其书画理论亦对后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而赵氏的书画鉴藏活动往往被研究者们所忽视。
  本文试图从较少研究者涉及的赵孟頫书画鉴藏活动及相关问题入手,重构赵氏的书画鉴赏与收藏活动的发生,从地域和时间两个角度展开调查,进而探讨其鉴藏观念、鉴藏能力、鉴藏交游以及审美趣味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赵氏在绘画理论上的见地以及其在绘画实践中所做出的种种选择。
  希望通过梳理与解读赵孟頫绘画的重要题材及作品,重新分析赵氏画作的特殊之处。细致地廓清伴随了赵孟頫一生的书画鉴藏、书画理论与绘画实践——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重要关系。尤其通过分析赵氏枯木竹石一格画法与其对李郭画派山水画风的改造,梳理出两者的相互关系,进而强调赵孟頫的学术影响和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得益于移动终端智能化的发展,自媒体迅速蔓延至各领域,自媒体广告经营乱象囿于现行广告法律法规漏洞,不断刷新荧屏。完善我国自媒体广告法律规制,对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自媒体行业建设同广告事业发展形成互惠共利的良性循环,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着重通过案例分析法,归纳出虚假广告泛滥、不正当竞争频发、诈骗广告变化莫测、用户个人信息失窃、用户隐私权被
媒体和政治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国际报道中尤其如此,国家通过一定的报道隐晦地传达某种观点。国际关系风云变幻,相关的国际报道也会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这些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也经历了不少变化。作为报道东盟国家的中国新闻网站——《中华网印尼版》,在提供关于东南亚的政治等情况的报道时,是否也会受到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这正是本研究的出发点。  本文以《中华网印尼版》从2011年1月1号到2018年
学位
袁世凯于1915年春开始准备国体改制事宜,8月14日筹安会成立预示着帝制运动的正式公开,12月12日袁世凯在北京接受帝位,立年号为“洪宪”,史称“洪宪帝制”。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故,洪宪帝制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全国人民的普遍反抗之下走向失败。在此期间,袁世凯及其洪宪帝制的发展与帝国主义列强尤其是日本的态度变化息息相关。  本文在这一大背景下,从日本报纸的角度探析洪宪帝制发展历程中日本和其他西方
学位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生态文明”被写入宪法修正案,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次研究正是关注到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基于朗氏夫妇提出的议题建构理论对1988年—2018年古交地方媒体中生态环境相关报道进行历时性考察,重点分析了地方媒体是如何对生态议题进行建构的以及不同时期媒体建构下的生态议题具有哪些特征,并基于此提出多媒介语境下资源型城市地方媒体生态议题的重
学位
书法,是伴随着人类记事与交流需求而发展出的艺术。纵观古今,东方乃至西方,都可看到书法的踪迹。尤其是中国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亚地区,随历史时期、文化语境之变迁,出现了风格迥异的书风,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姿态。  时代在发展,世界在进步,文化在演变。世界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与之同时,中国的书法艺术也在不断的发展。置身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世界环境中,时代的进步不仅仅使中西方的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交流,
学位
本文对民国以来鸟虫书篆刻的复兴现象进行了研究。文章主体分为三章展开。第一章对鸟虫书以及鸟虫书篆刻的概念作了文献梳理、总结与重新定义,并进一步从文字学角度以及鸟虫书与早期宗教的关系,对鸟虫书进行了语源学“溯源”的研究。第一章,也对鸟虫书以及鸟虫书印章与篆刻发展的阶段作了科学合理的划分。第二和第三章为本文的重点部分。第二章从篆刻创作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对民国以来鸟虫书复兴之盛况作了全面分析与研究。第三章进
“写意性”是中国画的本质特征之一。没骨画意味着中国画“写意性”发展到新阶段,没骨的发展变化又都与中国画的写意性进展息息相应。  “没(mo四声)骨”之“骨”的样态替变与写意性衍化经过以下几个阶段:线的隐没与减退、点的自觉、面的点线化、点线面笔法化,并被统摄于用笔。骨线和色墨关系的衍化也是筋、骨、肉内涵式和合与点线面笔法性同化的过程,同时又是“骨法用笔”内涵转化和外延扩大与骨法重建的过程。  没骨“
学位
王维(701-761)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文人画家,所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又将禅宗的静思、澄怀味象与音乐的韵律融入诗情画意中,丰富了中国画写意抒情的内涵。明人董其昌在“南北宗论”中,将其奉为“南宗”鼻祖。  据史料记载,王维善作山水、人物,惜代久年湮,至清代就少见真迹。目前传为王维的作品尽管为数不多,但学界普遍存疑,这就给后人研究与认识王维的画学理论与实践带来了困难。所幸历史上仍有不少人见过王维
学位
传统中国绘画作为传统艺术的一个门类,是中国传统文化这棵大树上的一弯枝桠。  宋代院体画臻于完美,士夫画奇峰凸起,宋代绘画无论在实践与理论上都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高峰。  “根深而能枝繁,枝繁方能叶茂。”本文在序言与第一章中着力于分析宋代的社会环境、思想源流,是为论证宋代的文化与思想成就涵养宋代的绘画攀登上高峰。  伴随山水画成熟,夜山水在北宋滥觴,且在南宋形成一独立的类别。夜山水不可被视为仅仅是一种题
学位
本文以山西太原龙泉寺、普光寺两寺传统壁画的重建工作为契机,对传统寺观、石窟壁画的题材、内容、风格、制作技术及空间展示方式等做了相对深入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提出两寺传统壁画新的重建方案,并以此方案为指导付诸创作实践。  本研究建立在两寺壁画创作实践的基础之上,对壁画创作前期调研、创作理念和过程进行了论述,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章对两寺历史沿革进行考证,通过考证论述了两寺在唐代的兴盛,从而进一步论证了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