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在教科书编写多样化的教育政策指引下,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发行版本日趋增多,教科书编写也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更加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不断进步。青岛版“智慧广场”和人教版“数学广角”就是编者们为贯彻新课程标准理念、渗透数学思想而开设的新专题。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科书的编写建议为研究标准,选取人教版“数学广角”与青岛版“智慧广场”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法、比较法、内容分析法、访谈法,对“数学广角”与“智慧广场”的素材选取、内容编排及呈现方式的编写特色进行比较研究,以发现在这两部分内容在这四个方面编写上的共性与差异,优点与不足,并为以后教科书的编写、教师教学提供改进意见。经过文献分析发现,国内外现有的教科书的比较研究大多是关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静态文本分析,缺乏教科书使用的动态调查。对人教版“数学广角”与青岛版“智慧广场”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不同版本教科书数学思想的编写特色,并为一线教师教学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智慧广场”与“数学广角”的素材进行分析,发现“数学广角”与“智慧广场”的素材来源以数学活动为主,内容的选取形象直观,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素材选取以中性化题材为主,缺少农村题材。通过对“智慧广场”和“数学广角”内容进行列表整理发现两部分内容都以螺旋式结构编排内容,循序渐进地渗透数学思想;在编排顺序方面,“数学广角”与“智慧广场”在不同学段安排的数学思想不同,第一学段数学思想基础直观,第二学段考虑到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提高,数学思想抽象性有所提升。在呈现方式方面,发现“数学广角”与“智慧广场”在栏目设置、例题、习题、插图以及言语的呈现方式上各有特色。“数学广角”栏目的种类多样且注重数学文化的渗透,插图的素材选取、例题习题的情景呈现贴近学生现实,言语呈现符合学生表述特点。例题、习题、言语的呈现都在符合儿童发展规律,例题习题的设计在考虑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充满挑战性,富有趣味性与发展性。例题的设计紧扣数学思想,解题过程的呈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其中,“数学广角”的习题设计充分体现了层次性与开放性,能充分调动儿童数学思考。在静态文本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潍坊市某小学与济南市某小学数学一线数学教师各5名进行动态访谈。通过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进一步了解“智慧广场”和“数学广角”内容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对教科书编写的进一步完善及教师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