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一纲多本”取代“一纲一本”,目前我国英语新课程教材的版本多达十几种,教材的编排体例和语言材料不尽相同。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创造性地、科学地使用教材和整合其他教学资源,教师应从被动地执行教材转变为积极地开发教材,以实现教学效率的优化提高。但值得强调的是,教科书作为学科知识的载体,依旧被视为课程资源的核心,如何科学合理的进行课程资源开发,优化教学效率,已经成为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此研究中,作者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对一名拥有长达32年教龄的优秀英语教师在使用英语教材《新目标》时所采用的二次开发途径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如下三个问题:1)研究对象采用了那些课程二次开发途径?2)研究对象所采用不同的课程二次开发途径的影响因素是什么?3)研究对象所采用的二次开发途径中有哪些可操作性模式?首先作者观察了鲁巷中学一位拥有长达32年教龄的高级英语教师的20节英语课,来分析其采取了哪些“二次开发”途径。同时,为了确保本研究的信度与效度,作者观察了一位教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新手英语教师的20节。然后,基于对课堂观察结果的分析和新课标的要求,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探讨“二次开发”途径背后的深层原因,归纳其所用的开发模式。通过研究,作者发现研究对象围绕教学目标、方法和内容而进行“取舍整合”的英语教材“二次开发”实践模式:1)教学目标。设置尽可能详细具体的教学目标。2)教学方法。采用综合教学法和集中强化教学法。3)教学内容。采用以调整内容,补充内容,调整顺序,替换内容,拓展内容等为主的教学内容“二次开发”范式。实施教材二次开发过程中,研究者较少关注教师课堂机智,这将会是本研究者以后的关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