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优化及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chanica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发展,中欧班列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亚欧市场、推动中国与沿线国家经贸往来的重要抓手。但是,中欧班列仍然存在网络节点层次不清晰、缺乏合理的竞合机制、以及对境外节点的认知与评价不足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宏观背景,为提高中欧班列物流网络的整体运行效率、提升其综合竞争力,以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层面和政府规划角度,对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进行优化以及相应的发展策略分析。首先,本文对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的开行现状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其分布规律。自开行以来,中欧班列开行规模快速增长、运输覆盖范围持续扩大、运输通道相对完善、运输货物种类不断丰富、运营模式逐渐清晰、开行质量不断提升,正不断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公共品牌,正在从爆发式增长阶段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但是,分析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的空间分布,发现由于缺乏整体规划,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的空间分布类型从整体上看并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规律,仍然处于随机分布的态势,即节点城市的开行更多地依赖于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意愿;另外,从局部层面分析节点的集聚区域,发现各区域内不同节点之间的竞争关系始终存在,并且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竞争态势展现出越发剧烈的态势。通过对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的开行现状及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存在的三个问题,故而本文分别对三个问题进行解决,研究内容、方法及结论总结如下。(1)为完善中欧班列物流网络并提升运行效率,基于实际运行情况,本文对中欧班列运输的物理网络形态及运营服务流程进行分析。明确了中欧班列物流网络是一个包括三类节点、三条主要运输通道以及多种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物流服务网络,同时,其物流网络结构属于多指派型“轴辐式”网络结构。另外,本文梳理了中欧班列运营全过程所涉及到的货主、运营公司、政府等主体及其职能,支线运输服务、装箱装车作业、清关等作业流程,完善对中欧班列物流网络的整体认识。在考虑运输时效限制的情况下,基于公铁联运的多式联运运输方式,以总运输成本最小为目标,针对中欧班列物流网络分层节点优化建立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并分别筛选61个境内节点城市和25个境外节点城市,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求解,分别分析境内枢纽节点个数为10-15个时的铁路枢纽节点城市及其原因,以及相应的服务辐射范围。对于中欧班列物流网络节点的布局与规划提出进行合理顶层设计、针对不同区域计划相应的核心枢纽节点、强调区域内不同枢纽节点之间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2)针对中欧班列之间缺乏合理的竞合机制、班列间无序竞争仍然存在的现象,本文对中欧班列境内节点的区域竞合发展策略分别在完全管制市场环境和有限管制市场环境两种情形下进行探讨。首先,本文考虑中欧班列开行频次、当地政府补贴、与腹地市场的连通性、运营成本、市场需求等参数,构建空间博弈模型,对中欧班列运营公司的定价决策进行探讨,同时通过灵敏度分析上述参数对于定价决策的影响。随后,本文将博弈模型进行拓展,探讨当运营公司具备开行频次决策话语权时的有限管制市场环境下,运营公司的定价和开行频次决策问题,并对比两种市场环境下的社会福利变化。基于中欧班列(成都)和中欧班列(重庆)的实例数据,本文基于构建的空间博弈模型进行实例分析,一方面对模型进行验证;另一方面对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的讨论,得出更多结论及启示,为政府及企业的政策制定和管理策略提出相应建议。(3)为提升中欧班列的国际竞争力,提升对境外节点的了解和认知。本文首先从发展潜力和风险角度出发,对境外节点建设优先性的发展策略评价框架进行构建,包括经济、社会、政策、科技、与中国国际合作关系、营商环境六个层面的21个评价指标。同时,依据一定的筛选准则,本文筛选24个样本国家作为分析样本。其次,在六个层面影响因素中的与中国国际合作关系影响因素,是分析中欧班列境外节点建设和发展、甚至是“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问题的特色和重点,但目前尚没有权威的统计数据或成熟的分析方法对此进行分析。因此,本文通过网络爬虫技术,应用词频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对样本国家与中国国际合作关系层面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到了结果。最后,应用多准则决策TOPSIS方法,通过熵权法、离散系数法、离散系数CRITIC法、差异系数CRITIC法四种客观赋权方法,分别对中欧班列境外节点建设及发展的优先性进行计算。对比四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发现德国和俄罗斯的整体表现最好,英国、荷兰、法国、瑞士、哈萨克斯坦、爱尔兰六个国家其次。同时,本文也基于研究过程和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策略制定建议。图31幅,表25个,参考文献175篇。
其他文献
学位
稀疏约束优化是指带有稀疏约束的一类优化问题,它被广泛应用于信号和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经济学、统计学等众多领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稀疏优化已经成为当下热门的研究方向.然而,由于100范数所蕴含的组合性质,稀疏约束优化问题是一个非凸非连续的NP-难问题.此时,传统的连续优化理论与算法已然捉襟见肘,这给研究者们带来极大挑战,同时也为我们探讨新的优化问题和方法提供了机遇.本文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稀疏约束优化的
伴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作为城市发展骨骼的城市轨道交通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阶段。因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低等特点,城市轨道交通一直由政府主导市场,存在项目建设资金供需矛盾突出、竞争不充分导致效率不高等问题,亟需通过市场化途径解决此类问题。2014年以来,国家鼓励推行PPP模式加快基础设施领域市场化进程,明确“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是在基础建设及公共服务领域建立的一种长期合作关
学位
储能式有轨电车具有载客运量大、能量效率高、无温室气体排放、无视觉污染和成本低等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各个城市逐步得到推广。发展储能式有轨电车不仅可以缓解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还可以丰富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促进城市的发展。车载储能系统、地面充电站和供电网络是储能式有轨电车线路能量转换的核心组成。如何明晰储能式有轨电车线路的运行特征,并全局地优化车载储能系统及其地面能量补给是实现线路经济运行的关键。目前,关
学位
目的探讨和分析HIV/AIDS合并脊柱结核外科手术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于2010年9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对上述选取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正规抗痨治疗1月以上,无发热、无结核中毒症状,血沉明显下降稳定。CD4+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方法采用美国BD流式细胞仪,可以直接获得CD4+T淋巴
会议
神经网络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始于20世纪40年代,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脑科学、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物理学等共同关注的焦点.人工神经网络是模拟人脑神经系统,具有学习、联想、记忆和模式识别等智能信息处理功能的非线性系统.分数阶微积分作为整数阶微积分的推广,具有无穷记忆与遗传特性,有助于神经元高效的信息处理,并可以触发神经元的振荡频率的独立转变.分数阶微积分能很
移动机器人作为协助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一类新型辅助工具,广泛应用于先进制造、海空探索、医疗服务、军事侦察等具有精细化、繁重性、危险性或未知性特点的任务领域。这就要求移动机器人具有更强的复杂地形适应性。作为移动机器人的重要执行部件,多种轮式、履带式、腿式、混合式以及其它新型地面移动机构被不断探索和开发,用于提高机器人的移动能力。本文从几何学中多面体的空间关系出发,应用机构学中连杆机构的设计原理,对多面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幼儿入园签到表的设置符合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理念。教师开展幼儿入园签到活动,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时间观念,进而促进幼儿统计能力的发展。一、入园签到表对促进大班幼儿统计能力的意义(一)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作息时间当前,部分幼儿的作息时间不规律,经常出现上学迟到、中午不愿意休息等问题。对于这种现象,学校和家庭如果不重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