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交通事故不断增多,汽车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车门作为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侧向强度直接关系着乘员的安全。2013年9月18日,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颁布了《汽车门锁及车门保持件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与2006版相比,在滑移门保持件试验和评判标准方面有了更详细的规定。传统的试验法设计周期长,风险大,费用高;即使滑移门保持件通过法规,往往增重较多,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因此,对滑移门保持件进行过法规分析与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某商用车滑移门保持件无法满足法规要求的现状,本文采用有限元仿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滑移门保持件进行法规通过性分析与优化,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HyperMesh软件建立车身网格模型,并赋予其材料和属性,按实际情况建立焊点、螺栓等连接,同时依据法规试验创建加载和约束,建立了滑移门保持件的有限元模型。2.将建好的有限元模型提交LS-DYNA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依据仿真结果,提出了关于中导轨和锁销两个薄弱部位的改进方案,改进后的仿真结果表明:滑门导轨和滑门组件均未与车门框脱开;加载板位移小于300 mm;滑移门内板与门槛之间的最大分离距离为93.3 mm,小于100 mm,满足滑移门法规要求,增重约2.8 kg。3.基于灵敏度分析理论,选择滑移门周围六个加强件作为分析对象,以部件的总重量为目标函数,滑移门内板与门槛之间的分离距离为约束条件,经LS-DYNA计算得到各部件单位料厚的变化对分离距离的影响。根据相对灵敏度数值重新优化部件的料厚,优化后的仿真结果表明:滑移门内板与门槛最大分离距离与未减重时相比仅增加4 mm,仍满足法规要求,减重约2.2 kg。同时对减重后的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4.通过对比分析中导轨、挂钩和锁销的位置变动对滑移门保持件试验的影响可得:当中导轨和锁销位置不变时,随着挂钩位置的下移,滑移门内板上端与门槛分离距离逐渐增大,而内板下端与门槛分离距离逐渐减小;当挂钩位于车身高度72%或更靠下的位置时,上导轮都将与导轨脱开,无法满足法规要求;当锁销位置高于中导轨时,上导轮极易脱离导轨;当中导轨位于车身高度48%,锁销和挂钩位于64%高度位置时,滑移门内板与门槛分离距离最小,为最优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