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B15086-2013商用车滑移门保持件的结构优化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gong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交通事故不断增多,汽车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车门作为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侧向强度直接关系着乘员的安全。2013年9月18日,中国国家标准委员会颁布了《汽车门锁及车门保持件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与2006版相比,在滑移门保持件试验和评判标准方面有了更详细的规定。传统的试验法设计周期长,风险大,费用高;即使滑移门保持件通过法规,往往增重较多,降低了市场竞争力。因此,对滑移门保持件进行过法规分析与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某商用车滑移门保持件无法满足法规要求的现状,本文采用有限元仿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滑移门保持件进行法规通过性分析与优化,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HyperMesh软件建立车身网格模型,并赋予其材料和属性,按实际情况建立焊点、螺栓等连接,同时依据法规试验创建加载和约束,建立了滑移门保持件的有限元模型。2.将建好的有限元模型提交LS-DYNA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证明了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依据仿真结果,提出了关于中导轨和锁销两个薄弱部位的改进方案,改进后的仿真结果表明:滑门导轨和滑门组件均未与车门框脱开;加载板位移小于300 mm;滑移门内板与门槛之间的最大分离距离为93.3 mm,小于100 mm,满足滑移门法规要求,增重约2.8 kg。3.基于灵敏度分析理论,选择滑移门周围六个加强件作为分析对象,以部件的总重量为目标函数,滑移门内板与门槛之间的分离距离为约束条件,经LS-DYNA计算得到各部件单位料厚的变化对分离距离的影响。根据相对灵敏度数值重新优化部件的料厚,优化后的仿真结果表明:滑移门内板与门槛最大分离距离与未减重时相比仅增加4 mm,仍满足法规要求,减重约2.2 kg。同时对减重后的方案进行了试验验证。4.通过对比分析中导轨、挂钩和锁销的位置变动对滑移门保持件试验的影响可得:当中导轨和锁销位置不变时,随着挂钩位置的下移,滑移门内板上端与门槛分离距离逐渐增大,而内板下端与门槛分离距离逐渐减小;当挂钩位于车身高度72%或更靠下的位置时,上导轮都将与导轨脱开,无法满足法规要求;当锁销位置高于中导轨时,上导轮极易脱离导轨;当中导轨位于车身高度48%,锁销和挂钩位于64%高度位置时,滑移门内板与门槛分离距离最小,为最优布置。
其他文献
以WoS数据库中2004~2013年间"信息可视化(IV)"主题领域的核心研究性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分析、可视化展示、聚类分析和内容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蕴含在IV主题文献中的
根据FMVSS216《顶部抗压强度》法规进行某微型车顶部抗压试验,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利用LS-DYNA进行仿真实验,通过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和法规要求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整车有限
受年龄、社会阅历等因素影响,大学生群体所展现的人格特征不仅与社会工作人员不同,同时其群体内部不同个体的人格具有也有较大差异性。有研究表明,不同人格的用户在网络环境
滑移门中导轨是滑移门安全平稳开关门的重要部件之一,由于其装配在汽车车身侧围外侧,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还有一定的外观要求,因此滑移门中导轨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非
准时生产作为一种生产运作方式已经存在和为人所知较长时间了。本文重提这一生产方式主要考虑两点:一是在理解准时生产的概念和关系方面存在一些不准确的地方,这影响到该方法
<正>根据《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简称为ICF)的观点,运动功能是指保证运动正常进行的数个功能,包括运动反射功能、不随意运动反应功能、随意运动控制功能、不随意运动功
分析脓毒症免疫紊乱病理生理新进展,以及当前中医对脓毒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临床常用治法及其免疫调节作用,提出以促进免疫平衡为导向重新整理中医辨治脓毒症的研究,其中以传
建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有必要的。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必须遵循合法合规、权责对应、全面性、不相容职务分离、成本效益及适时性等原则;其内容应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关系,并比较Hp在消化性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中的检出率。方法采用14 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986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Hp感染率。结果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