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西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tt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超声速技术是21世纪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热点,是当今世界各军事强国竞相关注的战略发展方向。在以研制高超声速飞行器为主要目标的先期技术开发阶段,由于存在技术跨度大、技术成熟度不高等问题,各国研制的高超声速验证飞行器事故频发。如何提升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降低其全生命周期成本,成为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当前面临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前沿问题。围绕这个问题,本文以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技术研究为主题,在高超声速飞行器面向控制的建模与分析、基于观测器的故障诊断、重置切换容错控制、切换控制重构,以及饱和容错控制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首先,由于高超声速飞行器具有合理精度的、面向控制的解析数学模型难以获取,根据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建立并分析了某型具有乘波体构型,装配超燃冲压发动机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机体-推进系统一体化模型。接着,考虑到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部分状态变量无法用现有的传感器进行准确的测量,先后研究了基于重置比例-积分残差产生器和自适应滑模故障观测器的状态估计与故障重构方法,并对两类观测器的求解约束条件及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随后,针对时变故障下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多模型描述,研究了具有重置动态的线性变参数切换容错控制方法。然后,为了弥补切换容错控制系统结构复杂,控制器切换容易造成严重的瞬态跳变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作动器的切换控制重构方法。最后,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执行机构故障容易引起控制输入饱和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滑模观测器的鲁棒非线性饱和控制律,提出了多输入多输出重置控制系统的一种抗饱和补偿器设计方法,并且研究了虚拟作动器的多目标优化方法。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1)在单个观测器仅检测单个高超声速飞行器执行机构故障的框架下,提出了一种预置重置逻辑的比例-积分残差产生器。该方法将未知输入比例-积分观测器理论与重置控制理论相结合,保证了故障估计信号与外界扰动完全解耦,提高了线性比例-积分残差产生器的故障跟踪性能,同时改善了观测误差系统对量测噪声的鲁棒性。  (2)在单个观测器检测多个高超声速飞行器执行机构故障的框架下,针对故障诊断单元对模型不确定性的鲁棒性和对故障的适应性要求,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滑模故障观测器来重构系统故障:通过设计自适应律,解决了故障上界和不确定性上界未知的问题;通过放宽Lyapunov矩阵的结构限制,减小了经典的滑模观测器参数综合方法的保守性;利用连续函数逼近,减缓了滑模面上的抖振。  (3)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容错控制系统对指令跟踪性能的高要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的鲁棒重置控制器及其单步参数综合方法来处理线性鲁棒容错子控制器固有的波特增益-相角约束。该方法将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重置逻辑视为待优化的未知参数,并通过构造线性矩阵不等式凸优化问题,将其与控制器参数同步解出,既解决了该多输入多输出重置控制器的重置逻辑设计问题,又减小了分步综合方法的保守性。  (4)针对控制器整体切换会导致高超声速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的复杂度过大,设计成本过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作动器的切换控制重构系统框架。首先,设计了一种改进的虚拟作动器以同时处理传感器故障与执行机构故障;然后,推导分析了稳定与最优轨迹恢复性能指标和?2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基于扩展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最优虚拟作动器综合方法;最后,提出了虚拟作动器切换的Youla参数化方法,以保证整个系统对任意故障/虚拟作动器切换的稳定性。  (5)针对严重执行机构故障容易导致控制输入饱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重置容错子系统的抗饱和补偿器综合方法。采用线性凸包法处理重置容错子系统的饱和非线性以减小解的保守性;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凸优化技术保证了闭环系统的?2性能,并使估计的吸引域最大。
其他文献
多相流测量广泛地存在于石油、化工等工业领域。高精度、实时在线多相流测量对于生产过程安全高效地运行、控制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讨论了多相流射线CT系统的基本理
交流电机的现代电气传动是应用最广泛的机电系统,但交流电机是一种典型的非线性对象,不仅具有自身的一些参数以及外部负载都具有不确定性,还有磁饱和、复杂的静动摩擦等问题。本文主要研究交流永磁同步电动机的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从能量平衡的观点出发,运用哈密顿系统理论中的互联和阻尼配置的无源性控制(IDA-PBC)方法进行了伺服系统设计,同时对所设计的系统在Matlab/Simulink的软件环境下进行仿真,通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假肢逐渐代替之前的低级假肢。其主要特点是能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自动调整步频、扭矩等参数。但是,它不能随意地随着步频、膝关节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本课题
本文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对串联型感应加热电源的负载电流进行控制。简要叙述了用于感应加热系统的各种控制方法的优势和缺陷,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对负载电流进行控制。通过分析感应加热电源的串联谐振负载电路,建立离散数学模型,确定积分滑模切换函数和控制律;采用TMS320LF2407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实现控制过程;负载电流经霍尔传感器、A/D转换后送入DSP进行滑模变结构控制运算,输出占空比可
机器人技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水平,路径规划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路径规划是指在一个存在障碍物的
近年来,由于生物信息学的迅猛发展,大量的生物学数据亟待矫正、管理、解释以及充分的利用,而机器学习正适合这类数据量大、含有噪声的模式。许多机器学习算法也已经被成功地用来
随着嵌入式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越来越深入的研究,其发展已经开始从传统的第三发展阶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与网络相结合的时代(这里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和英特网Intern
语音识别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基于线性系统理论的语音识别方法如隐马尔可夫模型(HMM)等技术的局限性逐渐凸现。随着人工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理论研究和应用的逐渐深入,基于ANN
作为众多计算机视觉的基础,运动目标检测技术已成为智能监控系统、目标识别、人机交互以及场景分析等涉及图像和视频分析理解方向的一个重点研究问题。运动目标检测的任务,是
现代温室特殊的结构及材料(透光、密闭、保温等)形成了一个与外界大气候环境相对隔离的特殊的内部小气候环境,影响温室小气候环境的环境因子主要包括光辐射、温度、湿度、CO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