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绿江盆地分布在吉林南部白山-松树镇-临江地区。论文通过对鸭绿江盆地出露的震旦系资料以及吉林油田松地4井岩心资料的研究分析,确定了鸭绿江盆地震旦系的地层序列,并将两者进行对比。根据松地4井岩性变化特征并结合野外露头岩性特征,利用沉积相标志识别方法,识别出松地4井沉积相类型并建立其沉积相模式。通过分析野外地层展布范围、结合地质钻井揭示的地层纵向发育特征,建立鸭绿江盆地构造演化模式,揭示盆地的构造特征,在此基础上将鸭绿江盆地划分出4个一级构造单元和11个二级构造单元。通过对鸭绿江盆地松地4井震旦系烃源岩评价,研究结果显示盆地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进而确定了盆地勘探有利区带。鸭绿江盆地震旦系由老到新分为万隆组、八道江组和青沟子组。下部万隆组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岩性以蠕虫状灰岩、灰色灰岩及白云质灰岩为主,含页岩夹层,本组以灰岩含有显著的蠕虫状构造为识别特征。中部八道江组同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岩性以叠层石灰岩及白云质灰岩为主,本组以发育有叠层石灰岩为识别特征。上部青沟子组为浅水环境下的页岩沉积,岩性以黑色页岩及灰色灰岩为主。本组以发育有明显的黑色页岩建造为识别特征。鸭绿江盆地松地4井震旦系总体为台地相。进一步可分为开阔台地、局限台地、潮坪3个亚相,其中万隆组主要为开阔台地亚相,青沟子组主要为局限台地亚相,八道江组主要为潮坪亚相,又可具体划分为潮间坪微相。鸭绿江盆地基本构造格架特征为新元古代-古生代克拉通内部坳陷盆地与中生代上叠大陆裂谷及其断陷盆地不协调叠置。盆地一级构造单元包括西部断陷带、东部断陷带、浑江-松树镇复向斜和鸭绿江北岸向斜。二级构造单元包括果松断陷、六道江断陷、石人断陷、抚松断陷、义和断陷、四道沟断陷、马鞍山断陷、浑江向斜、大阳岔半向斜、湾沟向斜、松树镇向斜。鸭绿江盆地松地4井震旦系烃源岩测试数据显示,万隆组和八道江组灰色灰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好,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烃源岩成熟度大部分处于成熟阶段。青沟子组烃源岩以黑色页岩为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差,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烃源岩成熟度大部分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裂缝发育的碳酸盐岩为震旦系良好的储集单元,储集层物性以特低孔、特低渗型为特征。生储盖组合以自生自储、上生下储、下生上储型组合为主。综合分析研究区构造特征及震旦系烃源岩评价结果,确定研究区震旦系油气有利勘探区带主要分布在松树镇向斜中深层、湾沟向斜北西翼和浑江向斜核部深层及北西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