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初以来,构成主义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而进入到艺术的各个领域,在建筑艺术中逐步引导现代主义的审美情调,并推动现代建筑艺术审美的发展。建筑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包括线条、形体、空间、色彩、搭配等许多因素,正是这些因素组合在一起,才共同构成建筑造型艺术的美。其中,以线和面这两个造型主要元素构成的形体和空间是建筑给人视觉感受的直接要素。现代艺术的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线面的构成强调建筑中虚的力量的感觉和视觉的冲击力,成为现代建筑中一种当代常用的建筑语言。本文通过苏州棠悦湾会所案例,用一种具有普适性功能的空间形体,作为建筑语言的探讨,研究此建筑从概念生成到建造的全部过程。研究过程中材料,工艺,施工做法以及现场遇到的问题和最终建成的效果,作为反馈。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课题的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相关研究的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框架。第二部分为线面构成形体的研究,通过对点、线、面的研究,到康定斯基的线面构成理论发展,并对墙、柱、窗、屋顶等实体构成要素,结构、造型、材料、色彩等抽象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学习,对构成形式分类整理成建筑的线面设计原则和方法。同时对立体构成要素的视觉特征与视觉关系方面进行视知觉研究,从中提炼对具体设计过程的指导原则。第三部分与第四部分为论文的核心章节,针对用地规划现状会所的职能,在形体生成,空间构成,材料选用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方案设计建议,其次进行方案二次深化设计:对建筑进行进一步推敲设计,以及如何在场地、造价、功能等约束条件下进行形体、幕墙、景观、构造的设计优化。第五部分与第六部分从后期现场施工对设计造成的影响作出相应调整进行后期管控,对现场施工全过程跟踪,进行控制管理,期间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再次协调修改,完成建筑方案直至最终落实建成。通过建筑构成的意境实景表述的效果展示和阐述社会的反馈效应完成建筑的收尾。第七部分进行项目总结回顾,针对设计全过程存在问题进行反思,对于建筑构成设计提出笔者感悟以及对于建筑师设计未来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