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市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改造活动,特别是拆除重建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拆除废弃物。目前建筑拆除废弃物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均较低,而以堆填为主的粗放处理处置模式不仅侵占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也存在一定的环境安全隐患。因此,科学合理地估算并预测拆除废弃物的产生量及其时空变化特征是强化建筑废弃物环境管理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文献资料和城市规划历史资料数据,首先确定了深圳市不同类型建筑历年建筑面积,并结合实地调研(建筑物拆除情况)和城市更新改造规划及其实施情况,基本确定了各类已拆除或待拆建筑的实际使用寿命;同时,选址了部分拆除工程项目,通过深入调研获得了单位建筑面积产废率、废料组成、流向及其处理处置情况等一手资料数据;再者,基于物质流方法核算了深圳市拆除废弃物的产生量、成分组成及其变化趋势,并进一步预测了未来深圳市拆除废弃物产生情况,并通过情景分析对其减量潜力和措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研究数据结果表明:(1)居住类和工业类建筑平均寿命分别约为22年(±7.2)和23年(±5.4),而商业和公共类则约为26年(±5.2);居住类、工业类、商业类和公共类建筑单位产废率分别为1,612kg/m~2、1,257kg/m~2、1,468kg/m~2和1,368kg/m~2。(2)2017年深圳市产生拆除废弃物产生总量约为1,300万吨,1979-2016年间深圳市累计产生9,840万吨拆除废弃物,今后20年(2017-2036年,按上述建筑使用寿命数据结果计)还将累计产生3.2亿吨拆除废弃物,年平增长率27%;若按目前87%的填埋率,理论上还需建造约14座2,000万吨容量的拆除废弃物填埋场;(4)实际上,若按照设计使用寿命(如50年)计算,2017-2036年拆除废弃物会大幅下降;(5)从成分组成来看,废弃混凝土占比最高,接近50%,其次是砖石废料(约22%)。进一步对深圳市拆除废弃物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表明,目前拆除废弃物处置方式较为单一(以堆填为主);优化城市规划策略、延长建筑使用寿命可显著降低拆除废弃物产生量;同时,还急需进一步提高建筑拆除废弃物的资源化回收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本论文研究结果可为拆除废弃物优化管理方案和制定减量化策略提供依据,进而提升建筑废弃物的环境管理水平,促进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