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对沁水区块煤层气排采伤害的认识,改进排采控制技术,节约生产和管理成本,本论文以沁南煤层气田为研究实例,通过系统收集煤层气井工程数据和排采数据,采集煤层气井产出地层水样和煤岩样,阐明高、中、低产井排采伤害生产表现特征,并同时通过煤储层速敏、贾敏、应力敏感性模拟实验揭示不同排采强度下煤层气井排采储层伤害的发生条件和伤害程度,耦合分析在不同排采阶段煤层气井不同排采伤害的生产特征,揭示速敏、贾敏、应力敏感与煤层气井排采强度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煤层气井排采优化工艺。本次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建立了煤层气井排采伤害判别模式:沁南煤层气井前期容易发生速敏效应,中期为贾敏效应(气锁)高发期,后期会发生应力敏感效应。且排采过程中,三类产能井中最易发生的储层伤害为贾敏(气锁),随后为速敏效应,最后为应力敏感。(2)通过速敏实验得到排水速率超过8m3/d时,速敏效应发生的可能能大大增加。8m3/d的排采速率可以作为一个安全排采界线。同时得到速敏实验时渗透率的四种变化模式:①缓慢下降后在某一点急剧下降;②迅速下降然后在一转折点处开始平稳下降;③渗透率经过一段时间的慢慢变小,后有缓慢上升,最后又缓慢下降;④渗透率呈直线式下降。(3)证明了排采速率过大容易造成气水相对渗透率的降低,且当排采速率超过8m3/d时,排采速率越大,造成的损失相对渗透率越大。(4)应力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①煤样的在有效应力较低的时候,孔隙压力的不断增加(最高至3.5Mpa),煤储层的渗透率的到改善,且当原始渗透率越大,得到的改善结果更明显;②渗透率损耗在有效应力为3.5Mpa前比较大,在有效应力为2.5Mpa或者3.5Mpa之后,渗透率的损耗最高,且有效应力从2.5Mpa增加到9Mpa时,应力敏感性最强;③证明了在孔隙压力低于渗透率变化的临界压力时(实验过程中孔隙压力是从0.8Mpa增加至3.5Mpa),煤储层的渗透率随孔隙压力的增加而变小。模型模拟分析的结果表明低产井后期压敏和速敏效应耦合发生概率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