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视网膜退行性疾病包括视网膜色素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严重威胁人类视力健康。这类疾病中,感光细胞变性凋亡,最终导致视觉丧失。虽然目前有不少方案来试图减缓视网膜退变或恢复患者的视觉,在临床上仍无长期有效的防治办法。近期的研究将Ch R2和Np HR等外源性感光蛋白导入退变视网膜的剩余神经元中,使其直接对光照产生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视网膜退变动物模型rd1小鼠的视觉功能,但在光感受蛋白和下级靶神经元的选择上仍有明显不足。本研究采用光敏度更高的内源性感光蛋白黑视素或视紫质,通过在体电穿孔技术,将这些基因定向转导至给光双极细胞。建立稳定的转导效率后,我们通过电生理和视觉行为学的方法检测基因转导后rd1小鼠的对光反应及视觉行为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黑视素蛋白或视紫质蛋白均能特异性转导入给光双极细胞中并表达。当rd1小鼠转导黑视素后,视网膜电位中来自给光双极细胞的b波以及rd1小鼠对明暗辨识的能力均有所恢复。虽然目前在基因转导的给光双极细胞上还未记录到光反应,但在多个节细胞上记录到了明显的来自上游双极细胞的光反应。因此,我们的结果提示基因转导黑视素至给光双极细胞可以有效地恢复视网膜退变小鼠的视觉功能。基因转导视紫质的初步实验未见明显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