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虚拟突发交换技术性能分析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OBS(光突发交换--Optical Burst Switching)作为当前技术条件下系统可实现的一种方案,结合了光电路交换和光分组交换的优势,是较有发展前途的光交换技术。本文重点研究的虚拟突发交换技术是基于光突发交换方式上提出的,它将多个小的实体突发数据组成一个大的虚拟突发数据,它可以降低核心节点的处理复杂度,并且当虚拟突发数据不能整体调度时,可对小实体突发采用一定策略分开调度,从而降低了包丢失率。 本文概括介绍了光突发交换的原理、网络结构和模块功能。结合国际国内的研究成果,总结和讨论了光突发交换的多种关键技术,包括数据信道的汇聚机制、调度算法、冲突解决机制、拥塞控制策略等。接着讲解了 OVBS(虚拟突发交换)技术的实现方法、汇聚机制和数据信道调度机制。在数据信道调度算法中,对虚拟突发数据先进行整体或延迟调度,如不能成功整体调度,则采用本文提出的 BFD算法,算法的思想就是对虚拟突发包中的实体突发选择断点与空隙之间间隔最小的信道,这样避免了新空隙分成更小的“碎片”空隙;调度分开的突发数据,如不成功可以选择延迟最小的信道。该算法保证了较高的链路利用率,降低了丢包率。抢占调度策略中,提出了可以对低优先级已调度的虚拟突发数据进行重调度或延迟调度,以保证高优先级的虚拟突发数据可以选择合适的信道。最后,讨论了 LOBS(光标签突发交换)技术的工作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 OPNET 系统仿真工具搭建了仿真平台,在此平台的基础上,实现了本文提出的调度算法及现有的算法。通过仿真,分析了系统参数对网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BFD 算法可以明显降低丢包率和提高资源利用率。 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虚拟突发数据分开成实体突发数据时,利用 BFD 算法,可以有效防止空隙成为更小的碎片,保证了较高的链路利用率。 综合考虑未调度突发与前一个突发数据的空隙及与后一个突发数据的空隙,进行 LAUC-VF 算法的改进。
其他文献
在3G移动通信系统中,主要业务是上下行速率严重不对称的多媒体数据业务。TD-SCDMA 系统中特有的灵活的时隙分配方式对多媒体业务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因此,TD-SCDMA 系统中的动态信
无线城域网 (WMAN) 技术是继无线局域网 (WLAN) 之后出现的又一项宽带无线接入技术。WLAN 的总体设计及其提供的特点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室外的 BWA 应用,当其应用于室外时,在宽带
智能天线技术是中国3G标准TD-SCDMA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本论文对智能天线技术做了比较全面与详细的介绍。讨论了智能天线的原理,包括波达方向估计、波束成形与零点控制等内容。
人脸表情合成与分析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面部表情的丰富性和人脸表面的复杂性,使得表情因人而异且千变万化。人脸表情的变化不仅包括整体面部特征的运动变
现今社会,随着三网合一技术的实施以及网络视频业务的发展,网络的突发业务流量将急剧的增加,使得基于传统的PSTN流量的特征不再适合当前的网络流量的分析,采用“自相似”或“长相
随着下一代网络的深入研究,动态灵活的光网络体系结构及其关键技术成为了业界的研究重点之一。传统光网络在引入了光突发交换(OBS)技术,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 (GMPLS) 技术以及多
移动定位服务在巨大的市场推动下走向普及,而多跳的移动网络架构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成为移动通信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以固定中继蜂窝网络为平台,研究在这种新型网络架构中
学位
随着人们对移动通信需求的增强,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得到了迅速普及。但蜂窝移动通信网络的管理控制方式是集中式的,网络的运行要基于预先架设好的网络设施。这两个特点使得蜂窝移
本文综合考虑多模型自适应技术的诸多优点,以及通信信道的实际特性,探索性地提出将多模型自适应技术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应用于对通信信道模型的估计与切换过程中,尝试构建了基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