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目标视景模拟器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arn_v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交会对接技术日益受到重视,交会对接技术是建立空间站的重要技术基础。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中,电视摄像机和靶标在人控交会对接任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测量精度高以及能够自动调光的电视摄像机倍受青睐。由于航天产品试验的独特性,无法将摄像机送入太空中进行成像等各种试验,非常有必要在地面上建立模拟设备实时模拟空间目标位置、姿态和光照环境。空间目标视景模拟的技术难点:空间目标的亮度高达38866cd/m~2,若采用全物理仿真技术则需要30万瓦的太阳模拟器照射,同时还要实现太空黑背景的环境模拟;若采用投影模拟技术,则需要110万流明的投影机。这些在客观上都是难以实现。本文提出了仅用几瓦的照明光源的模拟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目前地面上无法模拟空间光照环境下目标成像的难题。论文采用微显示器LCD作为空间目标视景发生器,用LED作为照明光源,通过特殊的光学系统,将亮度与视景图像耦合到待测摄像机中,从而实现空间目标的视景模拟。基于本方案,需要分析空间目标及周围光照环境的变化,以及设计用于照明的非成像光学系统以及用于成像的成像光学系统。为了达到小型化的空间目标视景模拟器要求,完成了以白光LED做为光源的照明光学系统设计,并优化与仿真分析在光阀处的照度均匀性,不均匀度小于10%。提出采用衰减片以及控制LED电流两种方法并用,相互配合的方法来实现空间目标大范围亮度变化的模拟。根据交会对接摄像机特点,需要设计两路光学系统:宽视场以及窄视场。每一路均设计成二次成像及远心光路的光学系统,并对像差进行了优化分析,最终成像质量能够达到空间目标视景模拟器成像光学系统要求。建立视景模拟器与摄像机的匹配模型,进行了光学追迹以及像面照度分析,在焦面上的照度实现非常好的均匀性。最后完成了窄视场模拟器的原理样机,并对其进行各种主要性能的测试,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本文的主要创新点:(1)提出“高亮LCD与光学成像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空间目标的模拟,从根本上解决了常规模拟方案无法实现的技术难题。(2)分析目标亮度与黑背景的对应关系,提出了CCD动态范围决定LCD对比度的选取,从而解决了黑背景模拟问题。(3)采用LCD背光源光通量的动态变化,解决了LCD自身灰阶范围难于覆盖大亮度变化范围的问题,实现目标大亮度动态范围模拟。
其他文献
语境是语言学中的一个概念,庞大而又模糊,它包罗万象,有地域文化、历史文脉、风格特色等等;符号是一种载体、一种媒介,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手段,也是语境的一个构成部分,是语境的
板式给料机是自移式破碎站的核心组成部件之一,它靠链传动驱动,链传动系统性能好坏对给料机能否平稳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由于承受重量可观的物料自重,以及受到电铲落料的冲击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之为人并与动物相区别的本质是“模仿”,“模仿”是人类文明的本源动力。论文运用塔尔德模仿理论对规则的形成及其权威性获得进行解释,将模仿理论所具有的对“
为便于有效实施管道完整性管理,开发了基于C/S网络模式的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系统中构建了管道完整性数据库,管理和维护与管道完整性相关的设计、检测、运行和环境等大量管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所表达的旷达洒脱之人生态度固然容易理解,但其中事、情、理的叙述线索和因果思路却常被忽略。苏轼在政治上的沉浮使其明悟人生顺逆、荣辱、
机器学习是信息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课题之一,在控制工程、机器视觉、信息安全、生物信息和医疗诊断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高斯过程模型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核机器
我国大学城的建设起步较晚,经验的不足以及缺少科学合理的指导致使其景观建设面临着环境品质下降和景观特色缺失的问题,同时,在大学城景观设计当中,设计意图在实施中难以被充
随着大量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使用年限的增长,结构的老化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分析在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预测其剩余使用寿命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重点研究
博物馆照明对于照度、显色性以及对器物保护性都有特殊要求,是国内外照明设计领域公认应特别重视的研究课题。本文对博物馆照明设计提出了新的照明理念,例如从光谱角度优化对
在全球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中,随着技术变革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创新逐渐成为企业提高组织绩效和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尽管近百年来,能够为企业带来直接且显著竞争优势的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