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公元七世纪中期,东北亚国际局势发生重大转变,百济最先被唐、新罗联军所灭。660年,唐高宗派遣苏定方军征伐百济,百济政权在短时间内灭亡,百济各地方势力成立百济复兴军,反击百济境内的唐、新罗联军,其中以福信、道琛势力为首。苏定方军归唐土后,刘仁愿率领一万唐军驻守在百济原王都泗沘城,以福信为首的百济复兴军与唐留守军展开了长达三年的战争,在此期间福信带领复兴军对唐留守军构成重大威胁,并以倭国势力为援,从倭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七世纪中期,东北亚国际局势发生重大转变,百济最先被唐、新罗联军所灭。660年,唐高宗派遣苏定方军征伐百济,百济政权在短时间内灭亡,百济各地方势力成立百济复兴军,反击百济境内的唐、新罗联军,其中以福信、道琛势力为首。苏定方军归唐土后,刘仁愿率领一万唐军驻守在百济原王都泗沘城,以福信为首的百济复兴军与唐留守军展开了长达三年的战争,在此期间福信带领复兴军对唐留守军构成重大威胁,并以倭国势力为援,从倭国迎回王子扶余丰。但复兴军内部多次爆发变乱,道琛为福信所杀,后福信被扶余丰所杀,而唐、新罗联军以福信的死亡为契机,一举击败复兴军和倭军,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对于百济复兴军,韩国学界多有研究,由于百济复兴军相关史料整体较少,故而研究多集中在部分人物以及特定的地理和战争,尽管福信是百济复兴军的灵魂人物,但对其个人的研究并不多见。福信的史料主要集中在贞观元年入唐和百济复兴运动时期,除此之外并未记载福信的其他事迹,那么出使唐朝后福信的个人命运如何?复兴战争前夕,福信的踪迹如何?除道琛、扶余丰外,福信与其他人或势力的关系如何?另外,现有史料下福信的相关事迹是否还存在其他可能?比如,唐与百济之间的战争缘何而起?道琛的死亡是否还存在其他隐情?百济复兴军在与倭国的交往中是否存在对己方不利的情况?本文主要对福信早期的历史活动、福信与道琛的关系、复兴运动中期战局的发展,以及福信个人命运的走向、福信与他人的关系等内容予以探讨,基于多角度解读福信,展现福信的个人形象,将上述各问题穿插于其中,以期望做出合理的解释。
其他文献
作为学前教育事业的一名工作者,幼儿教师理应是能够获得个人成就感与职业幸福感的一项职业。公办园非在编幼儿教师是幼儿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职业幸福感,不仅有利于自身职业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而且对于稳定公办幼儿园的教师队伍和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前教育事业的整体风貌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对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社会分
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湄公河流域正面临着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因素交织的局面,特别是以毒品犯罪为基础衍生的非传统安全威胁。湄公河惨案促使中老缅泰签署了三份区域合作文件,这构成了湄公河流域联合巡逻执法的法律基础。由于国内刑法和传统国际法很难应对与毒品相关的跨国综合犯罪,四国联合巡逻执法的法律性质是一种在多国河流的澜沧江-湄公河上展开的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新型跨国执法合作。这对于国际法研究是一个全新的模型。这个
甘泉县属于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变化多样,植被资源丰富,在整个黄土高原地区都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研究甘泉县植被特征可为黄土高原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退耕还林物种的选择及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本研究对甘泉县的植被进行全面调查,共设立大样地36个。对样地的植被群落从数量分类排序、物种多样性、物种属的区系划分、优势灌木的生态位以及种群关系四个方面进行探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多元回
儿童时期是每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儿童的成长环境对人一生的影响尤为重要。公园、幼儿园、社区和儿童游乐空间是儿童成长时期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室内活动空间,使儿童户外游乐的场所大幅减少,导致儿童缺乏感受和接触大自然的机会,间接影响到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产生一系列生理以及心理的问题。随着我国逐渐对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重视,公园作为儿童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其建设质量影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尤其在十八大以后,我国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就是要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十九大报告中提出需要继续进行人居环境的改善;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又要求进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计划,根据中央的相关指示性文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如何巩固已有的成绩并继续发展仍然是农村工作的重点。随着现代发展观念的转变,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在农村,由于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健全,子女是父母养老的重要依靠。与成年子女居住在一起,父母可以得到子女在生活照料、情感慰藉等方面更直接的赡养。因此,农村父母与已婚子女之间的居住安排既折射了其对养老保障的需求,也对其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受到现代化冲击,农村家庭结构和代际同住安排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本研究从家庭现代化因素、
空间定向能力是人类一种很重要的空间认知能力,它能够作为航天员选拔训练与阿尔兹海默症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具体的空间定向行为习惯还可指导地图导航软件设计,然而该能力是否存一定的跨地域跨文化的差异仍存在争议。研究这种跨地域的空间定向差异有助于我们理解除先天遗传外,后天文化、语言、生活环境和社会化对人类空间认知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文化与认知的关系。以往研究采用语言类按键任务与非语言类桌面任务,
中国传统戏剧兼具文学性与艺术性,戏剧典籍被视作文学殿堂之瑰宝,戏剧演出也赢得了唱演艺术翘楚之美誉。传统戏剧英译研究主要探讨文本翻译得失,疏于挖掘戏剧艺术的舞台价值;而戏剧符号学强调听觉、视觉和超舞台符号在戏剧接受过程中的共同作用,为研究中国传统戏剧以舞台为媒介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思路。2017年2月,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改编自《感天动地窦娥冤》的舞台剧Snow in Midsummer在伦敦天鹅剧
戏剧作为一种文化艺术现象,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历史现实的依托,古希腊戏剧也是如此,其中一个个鲜活的女性形象,是来源于现实中古希腊女性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上的再创造。古希腊社会对待女性的整体风气,既影响着古希腊戏剧中女性形象所处地位的基调,也影响着生活在具体时代中的古希腊戏剧作家对待笔下女性人物形象的态度,但不同古希腊剧作家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也具有不同的个人风格。古希腊戏剧中的女性们在具体的戏剧情节中或从
棉业是陕甘宁边区解决穿衣问题的主要途径,也是陕甘宁边区经济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抗战后,随着国民党的封锁,边区遇到了严重的财政困难。为保障军民的穿衣问题,边区政府在发展棉业方面采取了诸多有效的措施。本文以1937-1947年陕甘宁边区棉业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植棉业、棉纺织业以及花纱布贸易三种形态来系统论述边区棉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关于“延安道路”形成的学术讨论。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对陕甘宁边区的棉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