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柑橘黑点病(Citrus melanose)是由柑橘间座壳属真菌(Diaporthe citri)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近年来在柑橘产区逐年加重。关于黑点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的发生、流行和防治,而三峡库区晚熟脐橙生长周期长,冬季在树上挂果越冬,3月下旬果实成熟,4月份大量上市。为了探究果实黑点病在冬季的发生动态,为伦晚脐橙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指导,本研究选取了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郭家坝镇郭家坝村两个果园在12月果实着色期至次年4月果实成熟期对黑点病发生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同时对病害的初侵染来源以及病原菌的寄主范围进行了研究,并初步分析了温度对柑橘间座壳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
1.跟踪调查显示,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期间,共133d,其中雨雪日共57d,果园平均温度均在15℃以下,果面病斑数量和果园病情指数没有明显的变化。
2.对柑橘间座壳菌ZGDC50菌株的研究发现,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器形成、分生孢子形成、孢子萌发和侵染寄主的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30℃,在15℃时菌丝生长速度缓慢,不形成载孢体和分生孢子,在35℃条件下菌丝不能扩展。说明在调查期间伦晚脐橙果面病斑没有增加可能与温度较低有关。
3.采用分生孢子人工接种的方法对柑橘园常见植物进行接种,发现ZGDC50菌株可以侵染大豆、小白菜、茄子、豇豆、紫云英、紫花苜蓿、马唐及番薯等植物。采用组织分离法自果园中种植的辣椒、大豆、小白菜和牛繁缕等叶部或茎部病斑上分离到Diaporthe属真菌菌株14株,有9株在人工接种的情况下可以侵染柑橘果实,使柑橘变褐腐烂。结果暗示果园杂草和蔬菜的种植与柑橘病害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4.采用特异性引物对果园中土壤样品进行PCR检测,发现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土壤中可以检测到Diaporthecitri的存在,但病菌的含量与时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土壤中的病原菌在柑橘黑点病病害循环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12月至次年4月期间,宜昌秭归降水丰富,气温较低,伦晚脐橙果实冬季黑点病发生没有明显加重,无须在冬季针对此病害进行药剂防治。土壤带菌和田间杂草在黑点病病害循环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
1.跟踪调查显示,在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期间,共133d,其中雨雪日共57d,果园平均温度均在15℃以下,果面病斑数量和果园病情指数没有明显的变化。
2.对柑橘间座壳菌ZGDC50菌株的研究发现,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器形成、分生孢子形成、孢子萌发和侵染寄主的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30℃,在15℃时菌丝生长速度缓慢,不形成载孢体和分生孢子,在35℃条件下菌丝不能扩展。说明在调查期间伦晚脐橙果面病斑没有增加可能与温度较低有关。
3.采用分生孢子人工接种的方法对柑橘园常见植物进行接种,发现ZGDC50菌株可以侵染大豆、小白菜、茄子、豇豆、紫云英、紫花苜蓿、马唐及番薯等植物。采用组织分离法自果园中种植的辣椒、大豆、小白菜和牛繁缕等叶部或茎部病斑上分离到Diaporthe属真菌菌株14株,有9株在人工接种的情况下可以侵染柑橘果实,使柑橘变褐腐烂。结果暗示果园杂草和蔬菜的种植与柑橘病害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4.采用特异性引物对果园中土壤样品进行PCR检测,发现2017年12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土壤中可以检测到Diaporthecitri的存在,但病菌的含量与时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土壤中的病原菌在柑橘黑点病病害循环中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综上所述,12月至次年4月期间,宜昌秭归降水丰富,气温较低,伦晚脐橙果实冬季黑点病发生没有明显加重,无须在冬季针对此病害进行药剂防治。土壤带菌和田间杂草在黑点病病害循环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