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位词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的一类词,它的语法性质和语义功能都有一定的复杂性,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方位词时常常产生偏误。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汉语教学实际,以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库中的语料为研究语料,以学生习得汉语方位词“里、内、中”是出现的偏误为研究对象,探索其产生偏误的原因,试图找出切实有效的教学建议。语言教学的第一步是透彻的了解语言规则,所以本文从语义、语法、语境三个方面分析了这三个方位词使用条件,经分析得知:这三个方位词都可以表达“处所义”、“时间义”和“范围义”,但只有“里”和“内”可以表达“指代义”、“里”和“中”能表达“情状义”,“中”还表达“进程义”;这三个方位词可以和词或短语构成方位结构,但是“内”只能和名词、偏正短语、量词短语结合,“里”虽然也可以和形容词、动词组合,但数量较“中”少,“中”与其他词或短语的组合能力大于另外两个方位词;就语用来说,“里”偏向于口语语体、“内”、“中”则更多应用在书面语语体中,这几个词对文体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其后,本文对语料库中的偏误情况进行了统计、描写,并对偏误类型进行了分类,分析中发现这三个方位词出现的频次不一,其中“内”出现的频次远小于其他两个方位词;这三个方位词在不同等级阶段,出现的错误率有所不同,在同一阶段不同方位词的错误也不尽相同。同时本文也探讨了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由这三个方位词本体的复杂性、学生认知差异、教材不能详尽解释等原因造成的。最后,针对具体原因,论文就如何处理这些偏误和大纲、教材的关系,如何讲解、如何操练等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偏误分析、数据统计等方式进行研究,本文研究的亮点在于系统的统计了HSK动态作文库中,学生习得这三个方位词的具体情况,这为研究者从二语学习角度研究这三个方位词提供了数据参考;同时,经过分析,本人认为这三个方位词的教学侧重点应有所不同:教学中要以“里、中”的空间方位义为基点进行教学,其后逐步引申其他用法;方位词“内”出现频率不高,且常以书面语形式出现,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并不需要过度关注方位词“内”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