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冷战后美国军事干涉的选择性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bm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哪里有战争,那里就有美国兵".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军事干涉行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美国政坛的鹰派甚至公开提出:要建立"美国治下"的和平,公开主张美国应该成为"世界警察".但是众所周知,美国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也不会是"天下为公".美国维护所谓的"世界秩序",从根本上说来是为了维护它自身的利益.美国目前虽然实力非凡,独霸天下,但是它远没有达到"为所欲为"的程度,它在世界各地虽然频繁进行了军事干涉,但它的行动仍然具有非常明显的选择性.通过对冷战后美国几次大的对外军事干涉行动的分析来看,美国强调有选择地对危机做出"反应",主要与下面四个因素有关:冷战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各种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增多与美国实力有限性的矛盾;美国政府更加关注国内经济问题;国际反霸力量对美国干涉行动形成制约;美国强调军事干涉的选择性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可以说,冷战后美国的军事干涉行动是在对该行动"是否值得"与"是否能够成功"两个问题进行判断后做出的,即干涉所能获取的"国家利益"与可能的"代价风险"是美国军事干涉选择性的两个决定性因素.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认识和理解了美国对外军事干涉选择性的这一特点,对于理解和把握美国外交政策、军事行动的特点和趋势,对于指导我们相应政策的制定,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在中国历史上,行政法除了表现为行政组织法外,还经常被用来组织和管理经济活动.在这其中,食盐专卖法历史悠久,发展较为完备,能够表现其特色.该文从法的实施、立法设计和立法
中国是一个农民大国,9亿农民,占中国人口的4/5。从古到今,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根本则在于农民的各项权益是否得到切实的保障。历史的发展已有力地证明了这
公立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多重性的问题.在中国现行的法律框架下,以不同的角度观之,公立高等学校可以作为行政主体、行政相对方以及民事主体.该文以"作为行
证人作证豁免制度,在当前的诉讼法理论界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命题,学者对此鲜有论及,对该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的文章更几乎没有;相形之下,我国司法实践中,为适应诉讼的需要,司法
人类为了适应所生存的环境,不断地追求人格的完善,人格的健全发展是人类的最终发展追求。人类最好的发展就是人格的发展,人格的发展赶超人类的其他任何能力的发展。小学生进入学
儒墨两家作为先秦时期两大显学,针对当时礼崩乐坏、上下相篡、动乱不安的社会现状都提出了自己的救世主张,儒家提倡“仁爱”,认为爱人应该是由“爱由亲始”到“泛爱众”的逐渐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