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对比分析CalliSpheres微球加载吡柔比星与传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外科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4月至2020年10月接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外科切除术后肝内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栓塞材料不同分为载药微球(Drug-eluting Bead Transarterial Chemoembo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比分析CalliSpheres微球加载吡柔比星与传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外科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4月至2020年10月接受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外科切除术后肝内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栓塞材料不同分为载药微球(Drug-eluting Bead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DEB-TACE)组和传统碘油(conventional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c-TACE)组。评估两组在首次术后3个月、6个月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同时,对比分析两组的无进展生存周期,总生存周期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此外,对比分析两组在首次TACE术前、术后1周、4-6周、3个月和6个月的实验室数据,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4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外科切除术后肝内复发患者,DEB-TACE组31例和c-TACE组33例,两组之间临床基线特征无显著差异。首次术后3个月时,DEB-TACE组的肿瘤客观缓解率(87.09%VS 57.58%,P=0.008)和疾病控制率(90.32%VS 66.67%,P=0.021)优于c-TACE组。首次术后6月时,DEB-TACE组的肿瘤客观缓解率优于c-TACE组(64.52%VS 36.36%,P=0.024)。DEB-TACE 组的无进展生存周期(13.86±2.08 月 VS 6.63±1.09 月,P=0.000)和总生存周期(37.08±2.71 月 VS 25.73±2.38 月,P=0.037)均明显高于c-TAC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总体而言,两组对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影响相似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细胞癌外科切除术后肝内复发患者,应用CalliSpheres微球加载吡柔比星的DEB-TACE与c-TACE都是安全的、有效的治疗方式,但DEB-TACE 比 c-TACE提供更满意的肿瘤反应与生存益处。
其他文献
目的找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的相关的危险因素,对在临床治疗中合并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给予高度的重视,积极治疗减少此病的发生,为预防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产生及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的经济负担。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在郑州
研究背景:胸腔镜手术由于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操作方便、恢复快等优势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目前胸腔镜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恢复的主要原因,严重的术后疼痛可能会导致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影响患者康复进程。胸椎旁神经阻滞是胸腔术后主要镇痛方案之一,疗效确切,但胸椎旁阻滞可有气胸、血肿等风险;经皮穴位电刺激是将传统中医与西医手术结合的术后镇痛方案,操作简单,风险较低,近年来也逐渐被应用于胸腔镜术后镇痛。研究
目的了解早发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重返工作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20年4月-2021年6月某综合性三甲医院早发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重返工作准备度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重返工作的影响因素。结果221例早发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距手术时间(5.59±3.58)月,其中135例(61
目的1.研制适用于老年相关科室护士对老年衰弱的知信行问卷并检验问卷的信效度。2.调查老年相关科室护士对老年衰弱的知信行现状,分析影响老年相关科室护士对老年衰弱的知信行现状的因素。方法1.问卷的研制及信效度检验:通过文献筛选,采用半结构访谈、Delphi专家函询、预调查的方法研制成适用于老年相关科室护士对老年衰弱的知信行问卷;对预调查的护士采用同种方法进行2周后重测信度检验,再采用内部一致性克朗巴赫
目的 报道1例临床药师参与腹透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治疗的药学实践。患者,男性,52岁,因“心慌、气急伴双下肢水肿20余天”入院。临床药师结合患者病史,查阅文献和指南制定万古霉素的治疗方案、给药途径、治疗药物监测(TDM)时机和目标范围等,对患者实施个体化药学监护。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好转出院。
目的1通过调查,了解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出院时核心稳定性现况和居家康复需求。2基于前期调查,在文献回顾、小组讨论、专家访谈基础上初步构建居家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方案,经德尔菲函询法修订方案,经预试验形成方案。3通过类试验研究,验证居家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核心稳定性康复训练方案作用和效果,促进康复治疗连续性,加速康复进程,为患者居家康复训练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胎儿腹盆腔囊性包块的产前超声特点、初次检出时间、妊娠结局、染色体检查结果等,研究不同来源的腹盆腔囊性包块与染色体的相关性,可为产前咨询提供进一步的信息。方法选取2018年01月-2021年05月于我院产前超声诊断中心诊断为胎儿腹盆腔囊性包块的的胎儿,共183例,随访妊娠结局及产后情况。纳入标准:(1)单胎妊娠孕妇,年龄20-41岁,首次检查孕周11-40周,平素月经规律,孕妇均身
背景及目的心脏淀粉样性是一种罕见病,其临床症状不典型,临床医生对心脏淀粉样变性的认识尚不充分,其早期诊断率低,误诊率较高。而且心脏淀粉样变性患者的总体预后较差,目前主要应用血清生物标志物来进行危险分层,但是当存在肝肾功能不全时,当前分期系统的有效性就会下降,需要更多有效的无创方法来评估患者的预后。本研究的目的:①归纳2015年~2021年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器官或组织活检证实的原发性轻链型
在现代技术迅速发展的智能化时代,高职教育应直击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两张皮”问题,厘清课程思政“为党育人”的核心价值与“立德树人”的导向作用,以系统融入思政元素的设计理念为指导,以5G+AI技术赋能课程思政教学变革与方法创新为设计思路,构建5G+AI技术赋能的课程思政设计理论框架。同时应以课程思政设计“有效落地”为重要指向,最终形成课程思政的目标设计、课程思政的路径设计、课程思政的评价设计等三个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