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6,地域辽阔。有关新疆黏土的研究鲜少报道,根据不同资料显示有关新疆黏土的介绍存在差异,历史土壤数据可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本文分析了三种不同土壤数据库的土壤黏粒数据,证实了不同土壤数据库土壤黏粒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选取新疆乌苏县和精河县为研究区,以38个土壤剖面的土壤黏粒数据为例,进行分析。并以新疆玛纳斯县54个土壤调查样点实测土壤黏粒数据为基准,通过与不同土壤数据库土壤黏粒数据的差异性比较,确定不同土壤数据库间的差异程度,对后期土壤调查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比1:50 000新疆县域土壤数据库、1:1 000 000面向陆面模拟的中国土壤数据集和1:1 000 000世界土壤数据库三种不同土壤数据库。以新疆乌苏县和精河县及玛纳斯县土壤黏粒数据为基础,确定了不同数据库土壤黏粒数据的差异程度。根据1:50 000新疆玛纳斯县土壤质地图布设样点、采集样品,测出样点土壤黏粒数据,比较了同一经纬度下三种不同土壤数据库土壤黏粒数据的差异,并通过土壤黏粒数据对比,得出具体差异程度,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得出如下结果:(1)针对乌苏县和精河县区域三种不同土壤数据库比较,1:1 000 000面向陆面模拟的中国土壤数据集与1:50 000新疆县域土壤数据库在土层0~30 cm土壤黏粒平均绝对误差为72.6 g/kg,高于1:1000 000世界土壤数据库的66.5 g/kg,而1:1 000 000面向陆面模拟的中国土壤数据集与1:50 000新疆县域土壤数据库在土层30~100 cm土壤黏粒平均绝对误差为82.1 g/kg,低于1:1 000 000世界土壤数据库的92.7 g/kg。说明不同土壤数据库间土壤黏粒数据存在差异。(2)1:50 000新疆县域土壤数据库乌苏县和精河县38个土壤黏粒数据,在0~30 cm、30~100 cm两个土壤层次1:1 000 000面向陆面模拟的中国土壤数据集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1 000 000世界土壤数据库,且在10%以上。说明县域尺度内1:1 000 000面向陆面模拟的中国土壤数据集比1:1 000 000世界土壤数据库更可信。(3)根据1:50 000新疆县域土壤数据库生成乌苏县和精河县1:50 000土壤黏粒空间分布图。看出只有乌苏县有土壤黏粒含量高于300 g/kg图斑,计算出乌苏县土壤黏粒含量高于300 g/kg图斑的面积。在土层0~30 cm、30~100 cm乌苏县超过300 g/kg图斑面积分别是626 km~2和134 km~2。(4)玛纳斯县实测土壤黏粒数据比不同数据库1:50 000新疆县域土壤数据库、1:1 000 000面向陆面模拟的中国土壤数据集和1:1 000 000世界土壤数据库数据偏高。实测土壤黏粒数据平均值最大273 g/kg,1:1 000 000面向陆面模拟的中国土壤数据集土壤黏粒数据平均值最小155 g/kg,1:50 000新疆县域土壤数据库土壤黏粒与实测土壤黏粒数据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均最大,分别为133g/kg和45.9%,不同土壤数据库间均方根误差较大,极差为28.9 g/kg。(5)根据玛纳斯县1:50 000土壤质地图,玛纳斯县54个土壤调查样点,按机械组成划分,实测54个样点中21个样点属于黏土;按土壤质地图划分,实测54个样点中34个样点属于黏土。黏土划分既属于机械组成又属于土壤质地图的样点共有17个。故1:50 000新疆县域土壤数据库与实测土壤黏粒数据吻合度更高。县域尺度内1:50 000新疆县域土壤数据库可信度更高,土壤调查及土地评估优先考虑1:50 000土壤数据库。(6)根据玛纳斯县1:50 000土壤质地图看出玛纳斯县有黏土分布,并计算出黏土分布面积为142 km~2,占全县面积的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