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ical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居民点用地是农民居住生活的载体。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农民基于改善生活条件的需求建造更多更好的住房,农民建房占用了大量耕地,使农村居民点用地不断增加,耕地资源不断减少使粮食生产受到威胁,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并侵占耕地现象越来越严重,已经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研究较多,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大城市,这些城市已经经历了农村居民点用地迅速扩张的阶段。而对目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小城市的研究较少,这些城市发展缓慢,农村居民点用地正处于迅速扩张阶段,对这些城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驱动因素的研究可以找出其变化驱动的主要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占用耕地资源,缓解用地矛盾。本文选取商洛市为研究区域,分析商洛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和1999年至2007年间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运用SPSS软件对影响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运用DPS软件对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值进行预测,得出以下结论:商洛市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现状为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总面积27808.53公顷。2007年商洛市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为135.24平方米/人,符合国家关于北方农村人均建设用地不能超过150平方米的规定。但在各个区县中,商州区和洛南县的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超过了150平方米。商洛市1999年至2007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除了2004年减少外,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变化趋势。商洛市各区县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在1999年至2007年期间变化情况不同,与1999年相比,至2007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减少的区县为商南县和山阳县,其余区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均增加。商州区、洛南县、山阳县的土地利用相对变化面积百分比绝对值较大,在商洛市全市农村居民点土地面积变化中占主要地位。1999年至2007年商洛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力为商洛市农村经济发展、农村人口和农村户数的变化。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商洛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发生了变化。通过预测分析得出商洛市未来农村居民点用地将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增加将侵占更多的耕地资源,根据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建议采取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强农村土地管理来遏制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侵占耕地,并通过土地整理工作充分挖掘存量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增加有效的土地资源。
其他文献
核动力装置系统复杂,需要采集和监测的变量较多,这给装置故障诊断增加了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邻域粗糙集的参数约简算法,该算法实现了实数空间的粒度计算,可直接处理数值
根据两种主要的共因失效机理,对缺乏数据的目标系统进行了共因失效率和α因子的映射分析,推导出了其上下映射的公式,并引入映射比率θ,对共因失效率和α因子的映射表达式进一
当人们遭受不幸时引发的情绪不止是同情或怜悯,还有可能是一种愉悦的心情,这就是本文所说的幸灾乐祸。目前关于幸灾乐祸情绪的研究大多在行为实验上,情绪属于高级认知,有一定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治国家,离不开公民的法律活动,而公民的一切法律活动都是在一定法律意识的支配下进行的,公民的法律意识水平直接影响着依法治国进程,强化公民法律意识重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客运、货运运量严重饱和,运能与运量矛盾非常突出。发展高速铁路是解决客运供需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与普速铁路相比,电气化铁路高
随着我国GDP的快速增长、国际贸易量的持续增加、运输结构的空前改变以及现代物流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国民经济对航空运输的需求迅速增加,我国航空运输业步入了新一轮的上升
目的:研究重组人源化抗人白介素-6(IL-6)受体单克隆抗体——托珠单抗(TCZ)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以8例长期接受甲氨蝶呤治疗的活动性RA患者为试验对象,每4周
目的探讨小针刀疗法治疗胫骨结节骨软骨炎的临床应用。方法对使用此法治疗的106例患者做回顾性分析。结果痊愈104例,显效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小针刀疗法治疗胫骨结节骨软
班主任担负着学员在校期间全部学习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对培养高素质干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须抓好六个环节,探索新的方法,提高自身素质。
【目的】1.对早中期PD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观察早中期PD认知功能障碍的状况,寻找PD认知功能障碍敏感的筛查量表。2.对视空间能力受损的PD患者进行ERP N170的检查,探讨代